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951 条
-
武威金沙公社出土前秦建元十二年墓表
-
作者:
钟长发
宁笃学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地
十六国时期
前秦
莲花纹
县城
社员
武威
西北
公社
金沙
-
描述:
1975年3月,在武威县城西北7.5公里的金沙公社赵家磨大队,社员平田整地时挖出石刻墓表一块(见右图),墓表扁平,上圆下方,高37、宽26.5、厚5厘米。墓表下承以长方形覆莲座,莲花纹饰为浅浮雕,二重尖角莲瓣。具有魏晋至十六国时期莲瓣特点。莲花座高9、长40、宽18.2厘米。墓表上部篆书"墓表"二字,下部用魏体字书写,表文分九行,每行八字。十六国时期,只有前秦苻坚的建元纪年达十二年,因此,墓表年代为前秦建元十二年,即公元376年。就在这年,前凉张天锡
-
孔望山出土北朝造像
-
作者:
刘洪石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北魏
艺术风格
结核病
孔望山
海州
高浮雕
北朝
灰色片麻岩
出土
-
描述:
1961年,海州师范的师生在孔望山龙洞庵下的土层里,采集到一批北朝石造像,计七件。三件完整,四件残缺,其中有确切造像纪年的两件。还有一件武定元年四面造像幢,采集于海州结核病院。今择取七件,介绍如下: 高浮雕佛头像(图一) 青灰色片麻岩雕成,残高16、宽10、厚4厘米。高肉髻,面部丰满圆润而略长,鼻粱高隆,上通额际,长眉鼓眼,高颧骨,嘴唇厚而上翻。神情庄穆,造型厚重。从那挺健雄拔,简朴硬直,棱角分明,威武有力的艺术风格来看,与云冈石刻近似。应是北魏早期的雕刻。
-
景德镇是明代的一个工业中心
-
作者:
迈克尔·狄龙
梁淼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后期
景德镇
十六世纪
工业发展
陶瓷业
瓷器
-
描述:
浮梁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县,它所属的景德镇是一个大镇,景德镇的陶瓷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当地的传说,浮梁制陶,始于汉世。公元583年,陈朝宫廷曾收受浮梁陶器,直到唐代,景德镇附近的窑(以后曾发掘到一些这时期的窑)曾几次向皇帝进贡瓷器。自宋到元,此地制出了优质瓷器和本地用的粗糙陶器。直到此时,即使有少量瓷器在景德镇制作,然而,制瓷的作坊和窑仍分散在浮梁全境,景德镇所起的作用是作
-
介绍几件清代顺治青花瓷器
-
作者:
史惠芬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十七年
守道
官窑
青花瓷器
顺治
景德镇
清代瓷器
上海博物馆
康熙朝
-
描述:
我们论述清代瓷器,往往从康熙朝开始。因为明末清初之际,战乱四起,使清初顺治朝的瓷业生产遭到挫折。《景德镇陶录》卷二"国朝":"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面径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锳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栏板,阔二尺五寸,高三尺,厚五寸。经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亦未成。十七年,巡抚张朝璘疏请停止"。这说明顺治朝的官窑器的烧造是并不成功的。目前从全国来看,顺治朝无论是官窑器还是民窑瓷,传世都极少,而有年号可考者则更是可贵了。上海博物馆藏有一
-
“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
作者:
李中和
曹连初
张志成
戴粹新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光显微镜
团聚
堇青石
显微结构分析
折射率
二次莫来石
匣钵
刚玉莫来石
初步研究
主晶相
-
描述:
本文主要是利用偏光显微镜和超薄光薄片并紧密结合匣钵的制造工艺,对景德镇市多年来一直在陶瓷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进行了显微结构的研究,发现这种匣钵材料的主晶相是堇青石,次晶相是刚玉和莫来石,并发现其中各晶相成团聚状分布;另外在磨制超薄光薄片过程中,发觉其结构较疏松。最后文中还对团聚状分布结构的产生,提出了工艺方面的初步看法。
-
中日合拍电视片《长江》制作团完成在景拍摄任务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放映时间
长江
电视记录片
艺术
历史进程
景德镇市
制作
瓷业
电视片
合拍
-
描述:
中日合拍电视片《长江》制作团一行52人于6月8日至20日在景德镇市拍摄大型艺术电视记录片;该片预计放映时间长达10至12小时,其中景德镇占一专辑,约有三十分钟放映时间。该电视片将全面反映景德镇瓷业历史进程,从旧城的红塔、清代古街、高岭山下的遗迹、古老的水碓到传统的柴窑均——收入镜头,此外,该电视片突出景瓷
-
关于“哥窑”问题的探讨
-
作者:
李辉柄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龙泉青瓷
官窑
景德镇
龙泉窑
五大名窑
哥窑
文献记载
文物
瓷器
-
描述:
“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建国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根据文献记载,对窑址进行了发掘,于一九六三年发表了(《浙江省龙泉青瓷窑址调查发掘的主要收获》(以下简称《收获》)。据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又对发掘物和有关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并于一九六四年发表了《关于传世“宋哥窑”烧造地点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研
-
略谈我国青瓷的出现及其发展
-
作者:
李辉柄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呈色
北方青瓷
氧化铁
景德镇
原始青瓷
烧成
考古工作
瓷器
出土
-
描述:
青瓷是我国瓷器的传统品种之一。历来中外学者对青瓷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青瓷一般指器表施有青色釉的瓷器。但是严格讲,有些器物是青色的,不一定就是青瓷,相反的有些器物是黄色或黄褐色的,却属于青瓷的范畴。青瓷色调的产生,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铁,必须在还原焰中烧成。有些青瓷含铁不纯,或是还原气氛不够充分,胎釉中的铁分受到氧化,釉的呈色就由青变为黄或黄褐色。这种情况在青瓷中是
-
访日见聞——记景瓷在日本展出
-
作者:
泰錫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日本人
日用瓷
釉里红
展览会
百货公司
装饰手法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日本市场
-
描述:
江西工艺美术、景德镇陶瓷展览于今年元月八日至二十五日分别在日本东京、横滨、大阪、京都四大城市展出。这是景德镇瓷器单独在国外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日本是世界有名的产瓷国之一。陶瓷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景德镇瓷器出口到日本,以往主要是以青花玲珑为主的日用瓷,数量很少,没有进入日本高级市场,更谈不上在世界有影响的,日本最有名的,三大百货公司之一的高岛屋株式会社经销,因此在高岛屋百货公司首次举行景瓷展销,要求之
-
广西出土的陶瓷器
-
作者:
李鸿庆
来源: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青瓷器
古窑址
广西地区
陶瓷工艺
原始瓷
出土
影青瓷
-
描述:
我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烧造地点遍及全国。但是从古籍文献中,很难找出有关广西地区烧造陶瓷的记载,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块空白。建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考古工作中发现古窑址多处,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
<
1
2
3
...
14
15
16
...
94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