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4590 条
-
五彩缤纷的山
-
作者:
杨震
来源:
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植被
山地
五彩缤纷
色彩
紫金山
喀喇昆仑山
白头山
地质条件
蒙古语
-
描述: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广大,许多大山千姿百态,雄伟壮丽。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别以及植被的不同,使山峰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
水中的“活灯笼”
-
作者:
龚林霞
来源:
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类
流星
灯笼
电筒
发光器
五彩缤纷
天空
大西洋
腹部
世界
-
描述:
世界各地有着种类繁多的能发光的鱼。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仿佛是天空中的流星,又像是开着五彩缤纷的“灯会”。
-
五颜六色的雪
-
作者:
李世相
来源:
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光
雪花
科学家
五彩缤纷
红雪
高纬地区
白色
校园歌曲
冰晶
哼唱
-
描述:
“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哼唱着这欢快的校园歌曲,有谁会怀疑雪花不是白色的呢?其实,白雪这种说法未必恰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除了白色的雪花外,大自然还塑造了五彩缤纷的雪。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
作者:
任克来
来源:
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博物馆
纪念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近代史
青少年
爱国主义教育
示范基地
市人民政府
教育基地
-
描述:
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充分发挥博物馆、革命纪念地以及文物众多的优势,对青少年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从1992年开始分8批命名了63个市级教育基地,其中9个基地还人选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走近芦苇(外一篇)
-
作者:
陈所巨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层次的
尖锥
就这样
自我净化
滚滚红尘
造纸原料
令人心酸
-
描述:
清寒的早春,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砍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被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
-
三年以后
-
作者:
彭学军
来源:
少年文艺(南京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眼睛
摩托车
悬念
健身房
电视台
音乐人
英语
招牌
音像
-
描述:
一走过一家正在装修的音像店时,看见几个工人站在人字梯上,正忙着把一块招牌安装上去。我好奇地站下了,想看看这家音像店叫什么名字。招牌翻过来了,那是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名字——“三年以后”。这几个字是用指甲盖大小的五彩石拼镶而成的,而这些石子应该是从河里捡起来的,只有河里的石子才有时间意义。“三年以后”,充满了悬念,而又令人深思和向往。
-
面具秀
-
作者:
凌凌漆
来源:
少年文艺(南京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转头
眼睛
实在
猪头
流行
面具
夜游
南京路
印第安人
里脊
-
描述:
前两天夜游南京路,正认真埋头对付手中的里脊串时,肩头忽觉被人轻轻一拍,回转头去,手中的里脊串竟是要飞将出去——天哪!一个五彩斑斓的印第安人正冲凌凌漆傻乐呢!之所以说“五彩斑斓”,实在是因为
-
走近芦苇(外一篇)
-
作者:
陈所巨
来源:
少年文艺(南京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春
芦苇
本质
越冬
阳光
征服
泥土
经历
造纸原料
守住
-
描述:
清寒的早春,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砍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被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
-
画家的画
-
作者:
王宜振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故事
呵欠
远山
用色
狐狸
创作
商人
油画
疲劳
木屋
-
描述:
阿迪是一个画家。阿迪主要画油画。他的油画,造型优美,用色又十分讲究。他的画,每一幅都能卖一个好价钱。有一年秋天,阿迪来到深山里。他要创作一幅很美很美的画。他画呀,画呀,画了整整一年时间,这幅画终于画成了。阿迪感到十分疲劳,对着窗户,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
丢失的玩具(外一篇)
-
作者:
张小失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想像
玩具
父亲
哲人
工作室
制作方法
沙漠
雕塑家
暴君
-
描述:
雕塑家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雕塑家从来不答应,只是说:你自己不能动手试试吗?儿子就很气愤。但时间一长,他拗不过爸爸,便不再哀求、纠缠,试着按自己的想像制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