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10 条
-
侗族歌舞艺术及其整体感
-
作者:
陈家柳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性
芦笙舞
整体感
民歌
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
侗族大歌
整体观念
艺术造诣
歌舞
-
描述: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支系,历史上称为侗僚、峒僚或侗家苗。到建国前,侗族处于落后的的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千百年来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结构奇巧独特的建筑工艺,五彩斑斓的侗族刺绣,还有浩如烟海的侗族民歌、民间传说、故事歌谣和侗族舞蹈,戏剧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大歌、琵琶歌及多耶舞,芦笙舞、侗戏等歌舞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瑰
-
走一条自己的路——记陶瓷窑炉热工专家刘振群教授
-
作者:
李强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陶瓷窑炉
隧道窑
陶瓷坯体
中国陶瓷
热工理论
烧成过程
科学工作者
陶瓷工业
瓷器
-
描述:
中国陶瓷举世闻名,历史悠久,英文“China”既可译成中国,也可译成“瓷器”。我国出产的高档瓷器,如玉似翠,晶莹剔透,令人叹为观止。在发展我国陶瓷工业的道路上,有一位辛勤的科学工作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在陶瓷焙烧热工理论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被誉为“窑炉大师”。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陶瓷窑炉热工专家、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刘振群教授。他的名字已被载入
-
彩色多普勒对哑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价值
-
作者:
张依群
刘桓
来源:
贵阳医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
描述: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下简称AR)在临床上以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叹息样杂音而诊断。超声心动图对明确的AR病变,可表现为主动脉瓣的回声增粗增强,关闭时留有缝隙,二尖瓣前叶舒张期扑动及左室增大。但近年来,我们在诊断34例AR过程中发现,部分病例不伴有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亦未见典型的主动脉瓣的病变,而用彩色多普勒探查,则探到明显的舒张期左室流出道内五彩相嵌的返流;同时辅以脉冲多普勒对照探查,亦在同区内探到明确的从主动脉根部返流入左室流出道的舒张期湍流频谱。现将我所首次应用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拔术对所谓“哑型”AR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使用日本Aloka SSD-8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3.5MHz,彩色摄象用波拉胶片,脉冲多普勒探查结果用Aloka SSZ-100多幅摄象机记录。 8例病人均系附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20~56岁。病
-
论神秘美
-
作者:
肖君和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秘美
自然景物
神秘感
神秘色彩
小说世界
社会生活
爱因斯坦
-
描述: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然而,引起"最为美妙"的神秘感的神秘美,还未被人们所注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神秘美问题作点探讨. 1 神秘美并不是鲜为人知
-
苗族“八宝”围腰
-
作者:
龙飞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西苗族
五彩缤纷
苗族妇女
花边
水平方向
刺绣图案
丝线
中条
花鸟图案
下条
-
描述:
松桃、湘西苗族妇女的盛装打粉,给人一种雄伟、秀婉融合统一的美的享受。“八宝”围腰是重要的饰品之一。围腰(湘西苗族称围兜),用于装饰前上半身。长约2.5尺,宽2尺许,面料多为青布、除下摆外,沿边以蓝或绿色丝线挑绣三条花边,相隔距离颇为讲究。上条为围腰边缘,所用丝线色彩较淡,与上衣联为合谐的整体,浑厚庄重;中条距上条近、下条远,多以蓝色丝线挑绣,显得娟细悠长,下条与中条保持相应的水平方向,辅以两条五彩缤纷的细花边,紧连着花鸟图案。图案尤以龙凤呈祥、莲花出水为多。绣有图案的地方是围腰的中心部位。苗族妇女长
-
“五彩石“导弹防御概念
-
作者:
张志
任萱
来源:
国防科技参考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弹
防御系统
-
描述:
“五彩石“导弹防御概念
-
“五彩石“试验进展迅速
-
作者:
于小红
任萱
来源:
国防科技参考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敏感器
试验
拦截器
飞行
-
描述:
“五彩石“试验进展迅速
-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五彩石计划的硬件试验
-
作者:
于小红
任萱
来源:
国防科技参考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敏感器
硬件
试验
拦截器
-
描述: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五彩石计划的硬件试验
-
畄白——习文零札之五
-
作者:
周同宾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齐白石
水彩画
艺术品
郑板桥
中国画
作品
西洋
宣纸
油画
-
描述:
西洋的油画、水彩画,总是画满纸,连画中的空气也涂了颜色。中国画则不然,偌大一张宣纸,只画出审美对象的应当强调的部分,其余大片画幅,都空着。郑板桥画竹,“一竿瘦,两竿够,三竿凑,四竿救”(《郑板桥集·题画》),寥寥几笔,参差错落,极具线组织美;如果画了满纸竹子,即使竿竿逼肖,也很难成为艺术品。齐白石画虾,只画虾,不画水,更不画河、池或盛水的器皿,但通过虾的透明感、虾的活泼灵动的神
-
扛摄影机的女画家-上海电视台记者陈文印象记
-
作者:
伟伟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上海
张艺谋
电视新闻
被采访者
新闻价值
电视台
摄像机
调色板
油画
-
描述:
站在电视台新闻大楼前的葡萄架下,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拿着调色板,身边的画架上搁着块同真人一般大小的油画布。夕阳拉长了她的影子,使她颀长的身材显得格外修长。她的眼微眯着,仔细地端详着坐在眼前的模特儿,仿佛努力要把捕捉到的印象沉淀在大脑的深层。突然,灵感的火花闪亮了,白晢的脸上泛出了兴奋的红晕,她拿画笔的手急促地挥动着,汪洋自恣,模特儿鲜明的轮廓在画布上勾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