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4 条
-
建始发现桥形钮錞于
-
作者:
邹待清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建始县
云纹
青铜
台地
椭圆形
青花
-
描述:
建始县青花乡石柱河南侧二台地反洼坡上发现一件器形别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桥形钮錞于.重4公斤,通高370厘米,空径170厘米,上大下小,状如碓头,顶端上铸有椭圆形盘.盘中立一桥形铜钮,以作悬挂之用,钮高20厘米,钮部刻有羽状叶纹及对衬形云纹.这件器物是1983年7月一次暴雨...
-
枣阳资山区发现窖藏瓷器
-
作者:
田海峰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白釉
磁州窑
装饰工艺
发现地
胎体
山西地区
青花
文物
瓷器
-
描述:
一九七三年春,枣阳县资山区大堰大队的农民在挖水渠时,发现地下有三口大瓮,当即报于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即派同志前往现场进行了清理。经现场清理,三口大瓮完好无损,其中两口空无一物,一口装有九十三件瓷器,被认为是一瓷器窖藏。现将清理情况简述如下:资山区位于枣阳县东南边境,距城关约有三十公里,东南与随县相邻。资山区因境内有“资山”而得名,大堰大队,位于资山南麓,农民挖渠是引山水积于小水库灌溉农
-
錞于刍议
-
作者:
林奇
邓辉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史
研究成果
建国后
青铜器
重要地位
文博事业
春秋时期
青铜文化
考古工作
典籍
-
描述: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青铜文化以其器类之多样,器型之复杂,铸造之精湛,纹饰之繁缛,庄严典雅,玲珑剔透占有重要地位,在诸多青铜器类型中,有一种叫做錞于的铜器,过去只见史志典籍中有零散的记载。前人对其未进行过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建国后,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錞(以下用符号C代替)于这种青铜器发现越来越多,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也日渐深入,胡悦谦、熊传新、李衍垣、张欣如等同志亦将其精辟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为研究
-
楚(尹阝)客铜量铭文试释
-
作者:
周世荣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姓名
楚文化
铜器铭文
城邑
省博物馆
江陵
参考价值
竹简文
楚国
大府
-
描述:
一九八四年八月,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涂家冲废钢物质仓库拣选吉文物时,发现杯状铜器一件,形状与战国楚大府铜量相似,应为楚器.根据首句铭文将点,定名为“(尹阝)(?)客铜量”。其出土地点待查. 该器作圆筒形,平底有鋬,薄胎,铜质氧化呈玉灰色,底部有少量孔雀蓝和翠绿色锈斑.经修复,通高13、口径15,重1.2公斤,容水2300毫升.外壁一处方框内有铭文六行,共五十六字,字形与楚铜器铭文和楚竹简文字相似,对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兹将全文试释如下:
-
云梦罩子墩宋墓发掘简报
-
作者:
张泽栋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元宝
随葬器物
发掘简报
宋墓
东汉墓
西高东低
弧形壁
浮雕
瓷器
-
描述:
罩子墩位于云梦城关东郊约一华里的一条西高东低的岗地上。一九八三年,我馆配合城关砖瓦厂取土工程,在罩子墩编号为M_1的东汉墓的西侧又发掘了二座宋墓,编号为M_2、M_3。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湖北汉画像石初探
-
作者:
贺中香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浅浮雕
文化因素
石刻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价值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青铜文化
我国古代
-
描述:
汉画像石,继承我国商周青铜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又吸收当时的外来文化因素,巧妙地将图案画为特点的浅浮雕和线刻技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独特风格的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画像石,是用形象来纪录的历史,它丰富地保存着古代社会的生活画面。画像石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北到北京,南到云南,东到山东
-
湖北汉画像石初析
-
作者:
贺中香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文化因素
艺术风格
艺术价值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青铜文化
我国古代
-
描述:
汉画像石,继承我国商周青铜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又吸收当时的外来文化因素,巧妙地将图案画为特点的浅浮雕和线刻技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独特风格的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画像石,是用形象来纪录的历史,它丰富地保存着古代社会的生活画面....
-
立体绒熨烫贴花技术
-
作者:
吴建国
来源:
江苏纺织科技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受美
2010年上海世博会
色彩元素
设计师
色彩设计
社会生活
奥运会
韵律感
-
描述:
立体绒熨烫贴花技术
-
从画建筑到建筑画——建筑系美术教学改革刍议
-
作者:
蔡志坚
来源:
江苏高教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建筑物
建筑师
建筑设计
建筑画
绘画技巧
建筑系
建筑家
建筑创作
全过程
-
描述:
建筑创作全过程中,大至群体,小至局部构造都需要以绘画技巧来刻划,直到全部过程的终结。如果不具备绘画技巧,就无法表现建筑师的创作意图,所以绘画技巧是建筑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由于建筑和绘画之间存在着这种亲缘关系,在古代,画家,甚至雕塑家往往与建筑家集中于一人之身,米开朗基罗就是众所周知的一例。即便在社会分工日益精专的现代,建筑家兼画家的情况也绝非凤毛麟角。作为现代化建筑第一代大师之一的勒·柯布西耶本身既是一位纯粹主义的画家,同时还是一个雕塑家,他的艺术功力显而易见地体
-
《磨房》(油画)
-
作者:
姜洪琦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磨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