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彩缤纷的“丝绸之路”:记上海四达丝绸服装厂厂长孙德发
作者: 瞿炳根   谈龙真   来源: 上海企业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上海浦东   产品   香港   五彩缤纷   进出口公司   丝绸之路   丝绸服装   传奇色彩   我国古代  
描述: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充满了艰险和传奇色彩。而今,现代农民的“丝绸之路”同样充满了坎坷和成败的风险。1989年年底,在上海浦东一个普通乡里,有一件事成为全乡人饭前茶后谈话的热点。“孙德发要不当厂长了。”“四达厂不搞承包了。”
江泽民总书记与上海代表共商国是
作者: 陈芝芸   来源: 上海人大月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染料工业   有机颜料   上海   中国   涂料   精细化工   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描述: 北京瑞雪初晴,阳光明媚。刚修缮一新的人民大会堂上海厅春意盎然,柔和的灯光洒落在大幅"外滩夜景"的绒绣挂毯上,显得分外绚丽。进门两侧幽雅的"白玉兰"浮雕画屏,给厅内热烈的气氛平添了几分祥和。出席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团,3月29日下午在这里召开全团会议,审议李鹏总理的报告。
一幅动荡年代的历史浮雕——读朱雯的长篇小说《动乱一年》
作者: 杨剑龙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爱国爱民   时代色彩   描写   小说创作   小说集   三十年代   浮雕   长篇小说   社会下层  
描述: 以忠实流畅、文采斐然的文笔翻译阿·托尔斯泰、雷马克的长篇名著的翻译家朱雯先生,还曾以其贴近时代颇具特色的小说创作蜚声文坛,他的创作以描写中国社会下层人们的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显示了朱雯先生一颗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为中国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鲁迅、废名、沈从文等人创作的影响下,1929年还在东吴大学求学的朱雯先生就出版了描写乡村人们生活的短篇小说集《现代
淡妆淡抹总是春:上海城市雕塑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金义铠   来源: 上海投资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城市   雕塑  
描述: 淡妆淡抹总是春:上海城市雕塑的回顾与展望
为了美丽的瞬间——记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阳辉康
作者: 王维宁   彭玉良   陆正庄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湖县   礼花弹   光与色   江苏省   瞬间   湖南浏阳   研制   工业公司   烟花   编织  
描述: 有人用纤纤茧丝编织洁白的纱巾; 有人用青青柳条编织玲珑的提篮; 他呢,用光与色编织着梦幻之花,创造着美丽的瞬间。他是浏阳人,一口湖南口音,现在是江苏省建湖县花炮研究所副所长。在客居异乡的15年中,他
近年出土的玻璃器
作者: 李强   来源: 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水平   古罗马   内蒙古奈曼旗   玻璃器皿   刻花玻璃   法门寺   高浮雕   天津蓟县   古埃及   出土  
描述: 玻璃在古代昂贵难得,古埃及、古罗马的高级玻璃器皿价值高于黄金;中国六朝上层人士斗富,往往以玻璃器皿显其华贵。近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和天津蓟县独乐寺白塔塔身出土了一大批玻璃精品,令人眼目一新。法门寺地宫出土约20件玻璃器皿,分别采用了贴花、刻花、印纹、釉料彩绘等工艺。1986年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了7件玻璃器皿,其中高浮雕刻花玻璃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品,工艺水平高超,有砂轮打
原始雕塑人面考
作者: 宋兆麟   来源: 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始信仰   巫师   面具   文化遗址   宗教信仰   图腾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始雕塑   出土   巫术  
描述: 最近几年,考古界发现了许多原始面具,引起了雕塑界、戏剧界和宗教界的重视,对它提出了种种解释,有的说是玩具,有的说是图腾,有的说是护身符,有的说是舞蹈面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解释上述考古资料,必须对考古所发现的原始面具
该诅咒的机关
作者: 莫尔多瓦·久尔吉   龚坤余   来源: 国际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若夫   拜恩   物质不灭   评选委员会   十二次   望弥撒   布龙   一只手   手搭   令人  
描述: 关于"该诅咒的机关"的内部秘闻,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我想,现在该是把造成机关不幸事件的原因公布于众的时候了。我们的机关与其他类似的机关几乎毫无差异,至多不过是经理布龙特·尤若夫总想高人一头、令人敬畏罢了。机关的前厅内,矗立着一尊真人大小的塑像,它是在经理60寿辰时,由机关业余雕塑爱好者精心为他设计雕塑的,也是评选委员会从700尊塑像中挑选出的最完美的一尊。塑像的一只手向前伸展,直指走进机关的人,另一只手指向墙上的标语牌,标语牌
梦中的小鹿
作者: 瓦西列·沃伊古列斯库   晨明   来源: 国际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亲爱的朋友   震落   想不起   会说话   动物美   对我说   人世沧桑   朝前走   雕塑习作   告诉我  
描述: "……因此我相信梦,"年近古稀的雕塑家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当然不是相信所有的梦,尤其不能相信那些大家都可以随意圆解的梦,例如鸟雀传递消息,猫儿意味背叛,恶狗体现敌人,如此等等。这些解释纯属幼稚的儿戏。梦是一种征兆,它的含义比民间流传的解说要复杂得多,神秘得多。圆梦需要科学性有些梦预示未来另一些
《迈默政委》故事梗概
作者: 张林辉   来源: 国际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法西斯斗争   多产作家   作者简介   希泽   阿戈   文艺评论家   拉伊   故事梗概   克里斯托   人民之声报  
描述: [作者简介]德里特洛·阿戈里是阿尔巴尼亚与伊·卡达莱齐名的著名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1931年生于德沃里。早年留学苏联,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人民之声报》社担任编辑。1973年德·阿戈里当选为阿作家艺术家协会主席,1981年当选为阿劳动党中央委员、人民议会议员。他是位多产作家,优秀作品有长诗《母亲,阿尔巴尼亚》(1975)、长篇小说《迈默政委》(1969)、《居洛同志的沉浮》(1973)、《藏大炮的人》(1975)等。德·阿戈里曾两次获得一级共和国奖金。《迈默政委》是一部采用倒叙和回忆的手法描写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梗概】阿尔巴尼亚刚解放不久,一位雕塑家,一位妇女和孩子,一位教师等七人护送一尊塑好的迈默政委的头像去科尔察附近的拉伊希泽村
< 1 2 3 ... 108 109 110 ... 138 139 1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