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Colour”的失色与变色
作者: 陈贵萍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色   用法   颜色   翻译   五彩缤纷   语境   失色   本色   例子   世界  
描述: 五彩缤纷的颜色把世界装扮得绚丽夺目,但有些颜色在特定的语境中却失去自己的本色,或产生了许多奇妙的用法。我们在翻译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歌者
作者: 余卓慧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生命   黑色   白内障   衣食起居   阳光   房间   江姐   快乐   花儿  
描述: 歌,意志的演绎,情感的化身。我们喜时歌,悲时亦歌。我们的歌或许没有固定的词曲、悠扬的旋律,但歌者,只需明白为何而歌。当太阳开始它新一天的征途,熙熙攘攘的车和人开始新一天的忙碌,车胎扬起的沙尘在阳光下得意地翻飞,人群的噪声在每一处空间肆意地蔓延。在热闹嘈杂的街上,我隐约听到燕子的呢喃。真的,距地不高的电线上有三五成群的快乐精灵。它们不畏阳光的强烈,不理街头的喧嚣,在这个奔逐旋转的世界里快乐地歌唱,好像风雨中的一片绿叶,好像黑色苍穹里的一点明星。我听到了,一个执著乐观的歌者。门前有一处草地,虽不葱郁却也生机盎然。不知名的花儿在这里争奇斗艳,挤掉了五彩斑斓的外衣也在所不惜。只是那绿草,安静地立在它们
着眼形式 类比构造
作者: 郭建华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造   线性规划   线性约束条件   最值问题   解题方法   数学能力   可行域   二次函数   均值不等式   非线性目标函数  
描述: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及各省市的模拟试卷,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悄然兴起,一般为客观题,小巧玲珑,韵味十足,是考查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好素材,对非线性目标函数最值问题,我们同样可借助线性规划的有关知识,灵活地通过构造距离、斜率、二次函数、均值不等式的形式求解,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下面通过例题予以说明。
雕塑一般的姿式!
作者: 张玉庭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固有   化学家   母爱   名言   化学实验   姿式   自然   雕塑   世界  
描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乃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式,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沙之聚
作者: 张抗抗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西   山脚   莫高窟   月牙泉   敦煌   舞蹈   沙子   塔克拉玛干沙漠   时分   雕塑  
描述: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赏析
作者: 唐风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祭坛   文章写作   作者   主要特点   教堂   俄罗斯   清扫   人生   老妇人  
描述: 本文描写了一个人生片段,或者说作者人生之旅偶然所见:一位异国老妇人虔诚清扫祭坛下面的烛油。这与俄罗斯教堂神圣的壁画、街头林立的雕塑等同存于世,却又彼此独立。但敏感而睿智的作者,在它们之间找到了共性。文章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一、巧用对比,引人深思。俄罗斯满街的雕像神圣而恒立,我们可以常常见到,在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表情沉静,一点都不引人注意;教堂里庄严朴素的壁画需要仰视才可欣赏,祭坛
一幅烟雨牛鹭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   活体   无定   犁铧   耕作   小品   水牛   高黎贡山   白鹭   雕塑  
描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
立体主义绘画的创始人:毕加索
作者: 徐明玲   来源: 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   巴黎   立体主义   图画   毕加索   西班牙   绘画   法西斯   马德里   油画  
描述: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图画教师的家庭。他自幼跟父亲学画,很早就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他13岁时,有一天,父亲发现自己没有完成的一幅鸽子图画,经毕加索润色后,比原先还要生动,就把自己的全套画具送给了毕加索。14岁时,毕加索画了幅油画《科学与仁爱》,此画在马德里国家美展中展出,又在马拉加的一次美术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6岁时
“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走近油画《开国大典》
作者: 钟当宣   来源: 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见证   油画艺术   毛主席   构图   成立   画面   建筑学   共和国   中国油画  
描述: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地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风风雨雨,如今共和国已经走过她54年的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