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东聊城市试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生阅读(中考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试题   聊城市   朋党   士大夫  
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
离开军营的日子
作者: 刘帅   来源: 政工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部队   官兵   科学发展   政治工作  
描述: 那一天,我泪别军营。那一天,欢送的锣鼓震天响,曾经渴望“衣锦还乡”的我,此刻却把离开军营的步伐走得如此缓慢。
辽代末期渤海遗民起义及反抗活动探析
作者: 仉惟嘉   来源: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活动   渤海遗民   辽代末期  
描述: 辽王朝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联合政权。在辽王朝统治者出兵灭掉渤海国后,渤海遗民便成为其统治下的重要民族之一。由渤海遗民领导的反抗辽朝统治的起义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辽代末期饶州古欲起义、辽末高永昌起义、郭药师和“怨军”的叛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
野云孤飞 天地寥廓
作者: 漠野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历   姜夔   科举考试   天地  
描述: 公元1155年(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的一个破落官宦之家,曾于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至1183年(淳熙十年),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仕途不顺的姜夔游历四方,曾涉足过扬州、江淮一带,后来又客居湖南。
毕业班学生能否进行冷水锻炼
作者: 饶州   来源: 新体育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历   姜夔   科举考试   天地  
描述: 毕业班学生能否进行冷水锻炼
王质独饯范文正公
作者: 王辟之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天下   王质   朋党   范文   士大夫  
描述: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虫扶病饯于国④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日:"范公天下贤者,顾领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⑥.
为《全宋诗》补饶鲁诗歌七首
作者: 王彬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琵琶洲   再传弟子   饶鲁   南宋理学   大训   伯舆   丛书集成续编   《全宋诗》   棹歌   曾燠  
描述: 饶鲁(1193—1264),字伯舆,一字仲元,饶州余干人,南宋理学家,曾从黄幹学,是朱熹的再传弟子,世称双峰先生。《全宋诗》卷二八七二据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二〇收录饶鲁诗歌6首,分别是《琵琶洲》《石潭急峡》《重湖夜月》《稠山茅屋》《远浦棹歌》《春水番湖》。笔者为搜集中国古代训蒙诗而阅读《养蒙大训》(本文所引《养蒙大训》皆据(《丛书集成续编》第6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233页)时,发现饶鲁的7首诗作,这7首
处处对比 层层深入
作者: 闻新   来源: 课外语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琵琶洲   再传弟子   饶鲁   南宋理学   大训   伯舆   丛书集成续编   《全宋诗》   棹歌   曾燠  
描述: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县名)人。
周伯琦书法鉴赏
作者: 谷鸿   来源: 秘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琵琶洲   再传弟子   饶鲁   南宋理学   大训   伯舆   丛书集成续编   《全宋诗》   棹歌   曾燠  
描述: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江西饶州人。元末官至翰林修撰,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宫学国史二箴卷》纸本,篆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后有张雨、方鼎录题跋。周伯琦篆书当时有"今世无过之"之誉(康里巙巙语)。王达善称其:"古篆得赵文敏公遗意,字颇肥而
《全唐诗》佛寺小考
作者: 李谟润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唐诗》   《唐五代佛寺辑考》   佛寺  
描述: 唐诗佛寺辑考,表面看微不足道,却不容忽视,它涉及对诗人行踪的把握与对唐诗内容的理解,与更全面梳理佛教与唐诗、佛寺文化与唐代文学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文章以《全唐诗》所载佛寺为考索对象,稽考出河南府天中寺、玉泉寺及润州爱敬寺等《唐五代佛寺辑考》(简称《辑考》)失载佛寺与徐州台头寺、饶州思禅寺、江州遗爱寺等《辑考》待考佛寺,另对苏州常熟破山寺、越州剡县石城寺、河南登封闲居寺等《辑考》已载而甚略之佛寺作了相应补充。
< 1 2 3 ... 264 265 266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