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黄麒霏】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十年磨一剑 写实油画的美人效应
-
作者:
黄麒霏
陈鸿铭
王薇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新疆写实油画
地域性
价值
-
描述:
的中流砥柱,他们后面还有大批的年轻艺术家为此奋力攀爬。 正文: 从2006年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绘画研究展”到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的“寻源问道—中国油画展”再到2012
-
林明哲 缘定川美 登高远望
-
作者: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
描述:
“他买的是一段美术史”,在那个汹涌澎湃的年代,改革开放让人们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做点什么,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一种执着的拼搏精神。有这么一位台湾人怀着对艺术的热爱,义无反顾地闯入了当代美术史的进程,往返于海峡两岸,写下了历史性的一页。 他叫林明哲,1949年出生于台湾,是福建第六代移民。他早年学画,热爱传统的中国文化,后来以房地产起家,致力于台湾水墨和油画的收藏。在两岸关系仍然紧张的1987年,林明哲怀着对艺术强烈的好奇心,几经辗转来到内地,认识了大量艺术家,后来经过艾轩的介绍,四川美院的作品带给了他很大的震撼。林明哲开始不断地扶持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从大量购画到建立“罗中立油画奖学金”,形成了有时间线索的收藏轨迹。1992年林明哲还创办了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致力于收藏、推广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深耕内地,推向世界。“我们做美术馆、做基金会的原动力都是来自四川美院,所以到现在我对四川美院还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林明哲说道。 时代的烙印 林明哲说:“我们在台湾学的历史不是只讲台湾,是整个中国大陆的,新疆,蒙古,或者上海。在哪里有一条铁路,叫什么名字是几公里?山西有什么煤矿?我们都得学。
-
踏踏实实搞艺术
-
作者:
陈鸿铭
王薇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
描述:
虽然在金字塔尖艺术家的作品被炒得天高,但这些80年左右出生的艺术家还是踏踏实实地在低头画画,他们立足于自己发现的美丽世界,着迷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刻画。呈现出的作品也令人不禁会想象他们十年后,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作品。 陈承卫,这位自小在东南沿海成长学习的青年写实艺术家,对于欧洲古典油画技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陈承卫自己也表示最开始学画时,就是以大师的作品作为学习的典范,如伦勃朗、鲁本斯、维米尔等,这些古典大师的作品无论大小和内容,都相当的出彩,每个细节也都是。而陈承卫本人觉得,对于这种欧洲古典油画技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很迷恋那种有层次感的、有制作感的绘画过程,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旨在最终虚拟画面的形成,包括古典技法的用色用油,都让他很迷恋。 而新古典写实艺术最吸引他的地方也就在于——“新”!它是在继承古典的基础上的所做的“新的扩展”,当然我们可以在不重复前辈的画面上,做自己想做的画面,尝试着用年轻人的艺术审美去画属于我们的东西。新古典其实包含了现在的时代特点,从服装和家具都可以感受的到新古典的时代特点。然而对于今后写实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法是不会变的,技法依然是新古典的手法,至于画什么,只要是跟内心相通就一定是可行的。
-
弗朗西斯•培根 画中的孤儿
-
作者: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中国
发展
油画
-
描述:
。中规中矩的画有时不足以表达人类强大的内心,反而要加上几笔,再减去几笔,混在一起才能爆发出心灵深处的炸弹。 尖叫 在2012年2月14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上,弗朗西斯•培根1963年作的油画
-
代尔夫特 神秘的荷兰古城
-
作者: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中国
发展
油画
-
描述:
引文: 始建于1246年的代尔夫特(Delft),是个静谧迷人的荷兰古城,波光粼粼的运河中倒映着古老市景,就和维米尔的杰作《代尔夫特风景》中画的一样,至今容颜未改。这里有古老的运河、拱形的石桥、宁静的田园以及优雅的代尔夫特蓝瓷。也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城市经常陷入一片浓深的色调中,古朴厚重的质感中流露出温婉忧郁的风韵。 正文: 荷兰画派大师的故乡 2003年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作的中迷一样的黑色背景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造型浑厚有力,画中的光线聚集在少女碧蓝的丝巾和脸上,在画家娴熟的笔法下,少女在回眸中流露出清澈优雅的气质。这幅杰作的作者是荷兰黄金时期代表画家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代尔夫特正是画家的故乡,他一生从未离开过这座古城。 维米尔生于代尔夫特一个比较低下的中产阶级新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丝绸织造商和艺术品商人,给予了维米尔最初的艺术启蒙。父亲去世后,维米尔继承了父亲的梅赫伦旅馆和画商生意。可惜他不善理财,成婚以后渐渐坐吃山空,年仅43岁就去世了。维米尔生前不但无法卖掉自己的作品,经销的油画也无人问津,结局相当凄凉。
-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
作者: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中国
发展
油画
-
描述:
,吴冠中的作品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上。 在2012北京保利春拍上,从未露面的《荷塘》毫无悬念的成为本次吴冠中专场的最热门的话题。荷塘的题材是老先生曾多次尝试的,这幅纸本彩墨《荷塘》创作于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