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阳光下的大理
-
作者:
黄琼喻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
描述:
黄琼喻 大理的阳光是灿烂的。 太阳初露,窗前的楼群、楼尖被抹上了朝阳的颜色,像露出水面的岛屿。薄而透明的阳光是熹微的大海,头顶的天空蓝成一片。一夜风刮走了所有的乌云,剩下的是满地的阳光。没有乌云的阳光,透亮;没有乌云的心情,澄澈。石板铺砌的小路在阳光下锃锃发亮,干净得像精心打磨的一句长而有韵致的诗。沿着诗句行走的感觉就是走入大理的感觉,走到深处,就走入了古老的城廓,那是一本装订得整整齐齐的诗集,诗集的封面自然就是古老的城门,城门上嵌着诗集的名字——大理。 城墙上的酸浆草是封面上最醒目的装饰。这是一种历经于年而不衰的植物,它们在阳光下生长着,即使道旁的梧桐树因冬季来临而脱光树叶,即使所有的花木都在风中瑟缩发抖,它们却不衰不萎,不荒不乱,从容自信。酸浆草在阳光下欣然而富有生机,紫红的颜色中透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它们是阳光卜-的植物,这样的植物只属于阳光充沛的大理,它们的存在让我想到了千千万万衣着朴素但神情满足的白族人。 大理民歌唱道: “海东姑娘进城来,领褂红了一条街。”海东姑娘指的是洱海东岸的白族姑娘,她们的红领褂在大理的阳光下红得像火,她们的笑容就像大理的阳光一样灿烂,她们的性格就像大理的阳光一样明朗。所有的目光都因为她们的出现而亮了起来。看一看这样的白族姑娘,心里的阴影就会消失,血液里残留的宿夜阴暗和冰冷忧虑都会像残雪一样融化。即使在冬季,只要在避风的地方,大理的阳光也是温暖的,墙角蹲满晒太阳的老人:而到了夏天,在有风的旷野里,阳光则是凉凉的,无数的裙子和T恤,在阳光中裸露出诱人的肌肤。 大理冰冷的石头也因阳光而发出温暖的微笑。石筑的城,石砌的墙,石铺的路,石垒的塔,组合成一座阳光四射的古城。用大理石制作的工艺品摆满一条街,各种各样的色彩和画图反射着太阳的光辉。街道两旁的小店里有各种各样大理出产的扎染布,蓝色的扎染布蓝得炫目,像头顶的天空。当阳光铺满大理的时候到大理的小街上随意走走,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在街边眯着双眼晒太阳的人,其中不少是金发碧眼的外国游人,他们坐在占城的茶店或食摊前,摊开双腿,摆出最适宜晒太阳的姿势。街的名字就叫洋人街,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晒太阳。这就足大理的阳光,它不仅照耀大理,还照耀全世界。 在大理,一路都少不了阳光的伴随。沿着小巷顺着阳光径直走下去,就会走出城门,走进田野。田野里有无数阳光在流功,它们来自浸透着阳光的苍山,潺潺流向洱海,洱海汇聚了阳光。阳春三月刺槐花白了的时候,阳光中会飞舞起干千万万的金龟子,它们的翅膀上闪着金色的阳光,大理的阳光因此而变得生动。苍山有雪,阳光一片白:油菜花开,阳光一片黄。大理的阳光还会在五彩的石头上变出蓝色、灰色、青色。这样的日子里,在苍山上独行,在洱海里击水,或者干脆就在软软的茅草坡上坐下,或者索性就在洱海边的滩涂上躺倒,在浸透茅草香味的阳光里,什么也不想,直到太阳落山。 大理的阳光下有很多眼花缭乱的节日。年一度的“绕三灵”就是一个比阳光还要炽热的节日。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各村自为一队,由两位共挟一枝杨柳的年长男子领头,从各自村落出发,先逛佛都崇圣寺,再到神都圣源寺,止于仙都金奎寺。一路载歌载舞,历时三天,行程30多千米。行进的路线就是在大理的阳光下沿着田野和溪流漫步。如果问那些欢笑着的人:“每年都会来吗?”他们的回答都是:“每年都来。”再问:“为什么?”他们的回答也是一样的: “出来走走,晒晒太阳!” 发稿/徐斌xubin389@163.com
-
胡雪飞 黄琼作品欣赏
-
作者:
胡雪飞
黄琼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欣赏
-
描述:
黄琼,1973年生,湖北大;台人。199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获得湖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于湖北理工学院从事水彩、油画、素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美术作品、论文多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
所有美好的事物,我都要看上两遍
-
作者:
黄琼会
来源:
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阅读知识
杂谈
-
描述:
所有的事物。我都要看上两遍,一遍让我欢欣,一遍令我忧伤。世界完美地闭合,在两页封面之间,那里,我聚拢起所有的事物,并将它们爱上两遍。一束粉红的玫瑰,插在青花瓷瓶里,像一颗初恋的心,美好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