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黄振】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浅谈当代工笔人物画写意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作者:
黄振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多元化
创作題材
-
描述:
工笔人物画经历了战国、汉唐、五代和两宋,汉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宋代达到成熟时期。工笔人物画始终将写意性贯穿其中[1],经过历代画家的实践、继承、发展和创新,经历数千年的历练与文化积淀,融入了中华民族
-
黄振伟作品选
-
作者:
黄振伟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资格证书
景德镇陶瓷学院
雕塑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设计
城市雕塑
研究生班
-
描述:
黄振伟,199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200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专业助教研究生班学习;2006年获得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韶关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
黄振伟雕塑作品
-
作者:
黄振伟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铸铜
黄振
飞歌
-
描述:
黄振伟雕塑作品
-
黄振伟雕塑作品欣赏
-
作者:
黄振伟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铸铜
黄振
飞歌
-
描述:
黄振伟雕塑作品欣赏
-
矛盾之美
-
作者:
黄振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尼尼
宗教艺术
巴洛克
人文化
雕塑
-
描述:
《圣德列萨祭坛》作为欧洲宗教艺术中一颗不可忽视的明星,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独特而生动的艺术表现手法既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又不排斥对特异效果的追求,实为巴洛克艺术在基督教进一步人文化上的一个亮点。
-
矛盾之美——《圣德列萨祭坛》
-
作者:
黄振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尼尼
宗教艺术
巴洛克
人文化
雕塑
-
描述:
《圣德列萨祭坛》作为欧洲宗教艺术中一颗不可忽视的明星,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独特而生动的艺术表现手法既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又不排斥对特异效果的追求,实为巴洛克艺术在基督教进一步人文化上的一个亮点.
-
论岭南文化与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融合
-
作者:
黄振伟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融合路径
城市雕塑艺术
岭南文化
-
描述: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兼有具象写实、抽象意象、超现实主义与观念性风格,并且注重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将城市雕塑艺术与岭南文化融合,使之体现现代城市历史的文化底蕴。
-
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简析
-
作者:
黄振伟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陶瓷雕塑
体悟
成型
装饰
-
描述:
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成型手法和装饰手法。成型手法主要指直接成型与间接成型。在制作过程中,体现在对传统陶瓷肌理成型方法的拆解、对传统陶瓷成型方法的借用和体悟,然后重构而成。在装饰手法方面,体现在对传统装饰手法的新发现、反借用、对材质本身的直接借用三个方面。
-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假山雕塑漫谈)
-
作者:
黄振亮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作者
物质材料
繁荣景象
题材
雕塑家
认识生活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假山雕塑漫谈)
-
隧道窑用镁铬砖的显微结构和还原-氧化反应
-
作者:
黄振武
高振昕
刘大任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镁铬砖
还原-氧化反应
-
描述:
对隧道窑用后的一种再结合镁铬砖做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方镁石基晶和脱溶相之间继续不断地进行互扩散反应,致使组织不定的脱溶相变成趋近于化学计量的尖晶石组成;2)在方镁石基晶的自由表面发生MgO还原和再氧化反应.生成细小针状的、质纯的新相方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