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三人行,学我者生
作者: 马静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2010年12月27日,邵晶坤、邵飞、邵帆绘画作品联展在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母子三人作品50余幅。年届八十的邵晶坤是中国第一代美术教育培养出的优秀女画家,是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董希文的学生。她在美术上的成就不仅于自己奉献了一生心力,还为中国当代美术界养育了两位优秀的年轻画家:邵飞和邵帆。诚如艺术评论家柯文辉所言:艺术家庭少见,更何况这家庭中,老树仍有新意,新花并不稚嫩。自然界中,大树下长不出大树,人类社会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状。而邵氏家庭如何能母子三人皆有建树,这“三人行”的艺术道路中,必有师焉。然而齐白石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邵氏一门,三人风格迥异,各不相同,其作品内蕴的古典气质却以一贯之。邵晶坤在古典油画的扎实技巧基础上用印象派的手法表现画家眼中的美;邵飞回到古代原典中寻找用以寄情的神怪形象;而邵帆则走得更远,作品型态更当代,但更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冷静再现。 邵晶坤作为徐悲鸿现实主义教育体系培养出的第一代佼佼者,曾和董希文、吴冠中一起深入西藏写生,基本功扎实了得,即使耄耋之年仍画得一手精彩的写实静物,无论是构图、布局、体积、光线和色彩处理上都可看出功力深厚。然而邵晶坤似乎更喜欢印象派的色彩,即使在早期的西藏写生作品中,仍然有一种跳脱现实的梦幻之感,《洗氆氇》中色块运用产生恬淡的光影感,使人想起傍晚的阳光;《麻妈族女孩》和《经堂内》则用沉稳的笔触和色彩表现出一种历史感,有着令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