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昌景黄铁路引入南昌枢纽方案研究
作者: 韩松   来源: 科技展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昌景黄铁路   南昌东站   南昌枢纽  
描述: 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铁路是赣中地区与长三角地区间连接的一条区域快速客运通道。为合理把握本线在南昌枢纽内的走向和设站方案,本文首先对南昌枢纽既有、在建、规划的铁路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京九高铁在枢纽内的走向和南昌枢纽第三客站的选址方案;根据客运量与列车对数的分析,明确本线引入南昌枢纽的设站情况与配套的联络线工程;结合南昌铁路枢纽总图和城市规划;研究了昌景黄铁路引入南昌枢纽的具体方案,最后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景德镇—温州大地电磁剖面深部电性结构研究
作者: 韩松   刘国兴   韩江涛   来源: 地质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性结构   扬子地块   大地电磁   江绍断裂   华夏地块  
描述: 华南大陆历经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其浅部复杂而多样的构造形态与深部壳幔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有着密切联系,但当前的深部探测资料有限,深部构造并不明确.为了研究华南的深部岩石圈结构状态,布设了多条宽频长周期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通过对景德镇—温州剖面的数据处理,获得了该剖面的岩石圈电性结构模型.分析表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东部的江南造山带以江绍断裂为界;华夏地块整体呈现高阻特征,可能具有深部岩石圈背景的上虞—政和—大浦断裂将其分为华夏褶皱带与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扬子地块东部的江南造山带整体电阻率较低,结构更破碎,受到深部改造明显,岩石圈底界约为110 km;剖面发现3处低阻带通道,可能与软流圈上涌相关;江绍断裂呈喇叭状向深部张开,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裂解拼合可能与断裂深部的高导体活动有关.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接触状态呈现为双向汇聚,华夏地块在上地幔挤入扬子地块,深部接触边界可能越过江绍断裂带.
江西武宁太平山佑圣宫
作者: 韩松涛   来源: 中国道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山   课题研究   道教史   南昌大学   课题组   佑圣宫   江西   道教宫观  
描述: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中心成立了江西道教史课题组,笔者有幸参加。因课题研究需要,本人于2007年8月1日至19日在江西各地考察道教宫观,先后考察了南昌青云谱、太平山佑圣宫、景德镇斗姥宫、贵溪鬼谷洞道院
用指纹元素分析古汝瓷和古钧瓷的起源关系
作者: 赵维娟   谢建忠   李国霞   高正耀   李融武   张斌   冯松林   黄忠祥   贾秀琴   韩松   来源: 核技术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源关系   指纹元素   散布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描述: 将古汝瓷、古钧瓷和现代汝瓷、现代钧瓷的釉和胎等 4 6个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的 36种元素含量 ,从中选取 8种指纹元素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 ,除少数样品外 ,古汝瓷和古钧瓷有着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 ,初步分析它们有相近的起源关系。现代钧瓷多数与古钧瓷相近 ;3个现代汝瓷和古汝瓷相似 ;景德镇瓷有别于所有其它样品。
古汝瓷指纹元素散布分析
作者: 高正耀   王杰   陈显德   陈松华   黄忠祥   韩松   贾秀琴   孟玉松   来源: 核技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汝瓷   指纹元素   散布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描述: 将古汝瓷、现代汝瓷的釉和胎等28个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6种元素的含量,从中选取9种指纹元素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样品外,这批釉色迥异、出自众多不同窑口、不同时间烧制的古汝瓷,有着长期的、稳定的、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初步分析了古钧瓷与古汝瓷相近的起源关系。现代汝瓷与古汝瓷原料产地基本相同。现代景德镇高白瓷釉料有别于所有其他样品。
古钧瓷与现代钧瓷的中子活化分析
作者: 贾秀琴   董金泉   韩松   汤云辉   高正耀   来源: 同位素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钧瓷   稀土和微量元素   古钧瓷   中子活化分析  
描述: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测定了28个古钧瓷、7个现代钧瓷、2个景德镇瓷样品中所含的36种微量与稀土元素(REE)含量以探讨其起源。它们的REE标准配分模式和微量指纹特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这批时间跨越600多年、釉色迥异、出自众多不同窑口的钧瓷有着长期稳定和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现代钧瓷稀土标准配分模式与古钧瓷相比稍有变化;景德镇瓷釉料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它们的稀土标准配分模式与钧瓷相比差异明显,它的产地应在江西景德镇一带,与钧瓷产地相距甚远,表明它与所有的钧瓷都无关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