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37 条
-
论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
-
作者:
刘静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德育
陶瓷文化
功能契合
艺术载体
-
描述:
传统陶瓷不但需要较高的工艺与造型的柔美,还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旨在以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民族的优秀人格,对当代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景德鎮元青花起源之本地因素考察
-
作者:
施静菲
来源: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景德鎮
本地因素
-
描述:
本文以元代景德鎮窯業的根本變革爲基礎,探求新技術傳入背後的社會驅動力,尤其著重在討論青花瓷出現的本地動因。我們若將景德鎮元青花的出現放在元代窯業變革的脈絡中,可看出陶工亟求變革、積極引進新原料及裝飾技法的決心。這些發展似乎應該視爲景德鎮窯業對當時逆境的積極回應,亟欲突破蔣祈《陶記》描述的宋末元初景德鎮的窯業困境。而1278年“浮梁磁局”的設立,對於景德鎮窯業的恢復與經濟地位的提升,應該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然官方管理鬆弛之後,自由市場的活絡與本地社會地域性的需求,最終促成了景德鎮窯業史上极具革命性的各項變革。在此變革當中,景德鎮窯場創燒了包括青花在內的釉下彩繪、紅緑彩、孔雀藍釉、銅紅釉及鈷藍釉等豐富多樣的新產品。同時,我們注意到本地社會地域性的陪葬品與供奉品之需求,對景德鎮釉下彩發展的直接啟示不可輕忽。相對於具體技術發展,啟發青花瓷出現的社會驅動力更是不容忽略,甚至更爲重要。想法的醞釀應當先於相應技術之發展;且起源背後社會驅動力的釐清,有助於整體性地理解相應技術及風格的選擇與使用。相信這樣的思考方向,對元青花起源之研究具有關鍵性的助益。
-
中国瓷器的西方造型: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外来器形及改造器形
-
作者:
黄静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形
外销
景德镇
造型
西方
改造
明清时期
中国瓷器
-
描述:
在中国古代瓷器外销的悠长历史中,因外来因素影响而出现新器形的情况几乎是贯穿始终。而明清时期尤为突出。 明中期以后,景德镇销往欧美的外销瓷出现了更多的西式器形。归纳起来主要有陈设器、餐具、茶具与咖啡具、酒器、其他日用器、宗教用器、文房用器等。此外,还有一些中国传统的器物,外销到欧美以后,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被改造成另有用途的新器物。
-
形式美法则在现代陶艺造型中的运用
-
作者:
林梦求
方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总结
物质形态
设计过程
艺术瓷
形式美法则
现代陶艺
工艺材料
传统陶瓷艺术
审美性
泥性
-
描述:
引言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文化的日趋深入,陶瓷造型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表现,它涵盖了功能性、经济性、审美性以及由这些所引发的其他内容。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本文重点阐述形式美法则在现代陶艺造型中的运用。
-
中国山水画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
-
作者:
肖静怡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四大文明古国
中华文明史
陶瓷艺术设计
艺术风格
人类社会
陶瓷绘画
陶瓷发展史
八大山人
当代陶瓷艺术
-
描述:
艺术设计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为明显。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引人注目的、观赏性强的陶瓷艺术?似乎都能从我国的山水画中找到一些启示。陶瓷绘画始终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所以它们其中必有共通之处。一、中国山水画的"气韵"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1、"气韵"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审美地位
-
论柬埔寨吴哥时期浮雕艺术模式
-
作者:
林静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设施
艺术模式
真腊风土记
物质特征
暹粒
那伽仙
柬埔寨人
吴哥
建筑形制
跋摩
-
描述:
一、吴哥浮雕艺术依存的物质条件吴哥(Angkor),现在泛指9—12世纪位于柬埔寨北部的伟大王国,遗址集中在今暹粒市郊。在吴哥王朝的盛期,首都吴哥大城内有数万之重居民,完善的水利设施与巨大的圣庙建筑,令人叹为观止。本文研究对象,是指公元9—12世纪神庙建筑上所刻绘的浮雕艺术。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形式,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吴哥浮雕艺术的物质特征包含两点:浮雕依赖的建筑形制
-
城市雕塑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思考
-
作者:
蔺宝钢
孙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化知识
美术院校
生活质量要求
教学模块
建设数量
雕塑专业
城市景观建设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人才需求旺盛
-
描述: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雕塑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城市雕塑专业人才需求旺盛。除重点美术院校的雕塑系外,陆续有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艺术等方面的院校也开办了雕塑或与雕塑相关的专业。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迅速扩大,使得雕塑专业结构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但是作为一门专业来看,特别是与其他老牌专业相比,城市雕塑教学明显透出不成熟与不完善。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办学规模上有了突破,但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仍沿袭传统美术院校的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术院
-
从巴尔蒂斯的少女系列油画谈雕塑创作
-
作者:
张静赟
喻鹏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发
绘画形式
精神语言
-
描述:
巴尔蒂斯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从美术史上的古典大师作品研究入手,再综合个人现实生活经验,创作出了以形象传达神思,借真实描摹心境的艺术。巴尔蒂斯不曾从地覆天翻的社会变动中寻找题材,而是向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少年时期的种种复杂细微的心态——最隐蔽、最神秘的领域进行探究和研究。本文从他笔下的少女系列油画入手分析其绘画形式特征和精神语言,并讨论了其艺术特点对雕塑创作的启发。
-
王鹿鸣:循规“导”矩
-
作者:
顾红男
文静
唐艳
来源:
新建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教育
职业经历
获奖情况
二名
学士学位
参数化设计
国际竞赛
创作奖
文化中心
拉格
-
描述:
王鹿鸣出生年月:1980年1月籍贯:山东教育背景:2003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学位2007年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硕士学位职业经历:2003-2005就职于天津华汇
-
浅谈国画与油画多方存在的异同
-
作者:
程雯静
来源:
西江月(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
技法
历史发展
油画
-
描述:
中国画与西方油画是在不同文化意识、不同审美理念的造就下形成的两种不同风格、不同视觉感受的绘画形式,虽然表现对象相同,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本文从历史发展、表现手法等方面阐述了国画与油画的异同。
<
1
2
3
...
7
8
9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