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优选
作者: 邵龙义   侯海海   唐跃   鲁静   邱海峻   王学天   张家强   来源: 天然气工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勘探开发   战略接替区   煤层气   有利区优选   勘探方向   中国   主控因素   多层次模糊数学  
描述: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8个普遍因素(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原始渗透率、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煤系沉积环境和地形地貌)和4个关键因素(成因类型、稳定性、后期储层改造和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低煤阶区、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和西南中高煤阶构造复杂区,是我国继华北地区之后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区;上述3个重点区的煤层气赋存主控因素分别是成因类型+煤层稳定性、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煤储层改造、煤层稳定性+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并以此建立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的优选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上述3个重点区的15个区块进行了评价,共优选出了8个有利接替区和7个较有利接替区,预测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达1.8×10 13 m 3 ;8个有利区分别为西北的准东煤田五彩湾—大井地区、吐哈煤田哈密—大南湖地区和陇东煤田,东北的依兰煤田、鹤岗煤田和珲春煤田,西南的川南煤田和水城煤田,它们是近期可以进行煤层气勘探和试验开发的目标区。
隧道窑窑车移动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作者: 陈静   来源: 砖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歇进车   隧道窑   移动系统   止动升降装置   窑车  
描述: 采用改进设计的隧道窑窑车移动系统,可避免窑车间间隙的产生,防止窑车构架的熔损,提高窑车隧道窑的热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降低窑车维修费用。
隧道窑窑温控制系统
作者: 陈静   来源: 砖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控制系统   窑温  
描述: 通过设置的窑内温度控制系统,使窑炉可不受外部气温的影响,有效精准地控制窑内纵横向的温度分布,提高烧结制品的质量。
论中国油画的写意性
作者: 张静淼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性   写意油画   民族化   写意性  
描述: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的民族化之话题成为中国油画界讨论的最为风火的话题之一。而中国油画的写意性在油画创作中的逐步体现,作为对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有益补充,也成了很多油画艺术家所投向的兴趣点,这种兴趣的与日俱增,以及对中国传统写意观的继承、运用,并不同于以往为传统而传统那般,而是真正从自身的艺术观出发,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的写意观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本文即试图从中国油画所具有的越来越浓重的写意性出发,阐述写意性的生发及其表现方面,其间会结合一些个案作为对此观点的支持。同时完成对油画写意性与油画民族化、写意性与油画本身性质之间关系的一些思考和阐述。
论油彩中的东方神韵
作者: 段静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   中国化   油画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不少成效显著的艺术家,随着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快速兴起,开始有大批中国艺术家展开优化创造,很多艺术家都在强调中国元素在西方油画中的使用和表达,并将这作为油画中国化的核心途径。这个过程中表现最突出、并且受到西方广泛赞誉的是画家鸥洋,其通过中国元素在西方油画中的运用,更加独特的展现出了中国水性材料和西方油性材料的融合运用。
浅谈中国伊斯兰砖雕艺术流派
作者: 马静兵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伊斯兰砖雕艺术   文化融合   研究与应用  
描述: 我国砖雕艺术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发展出多个艺术流派。其中,伊斯兰砖雕艺术规模庞大,自成体系,堪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宝库。伊斯兰砖雕艺术历久弥新,亦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了解伊斯兰砖雕的流派脉络,对把握其发展形势推动其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清代瓷器的探讨
作者: 马丽静   来源: 关爱明天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瓷器   探讨   研究  
描述: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
拍卖市场看好“民国瓷”
作者: 静涵   来源: 读天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亿人   长江中游城市群   常规发展   发展规划   龙头城市   国家发改委   环鄱阳湖城市群   特大型城市   大都市区   一体化发展  
描述: 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封建帝制崩溃后,从前只为天子烧瓷制瓷的御窑厂也随之挣脱了皇室的束缚,趋于自由发展,被圈内称为“民国瓷”。近年来,民国瓷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屡创佳绩,特别是民国文人瓷,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获得不少藏家青睐。 民国瓷种类丰富 在民国,社会百业萧条,唯独古玩行业异常兴旺。为适应古玩市场的需求,当年景德镇烧制仿古瓷红极一时,仿制的瓷器数量庞大、种类丰富。
广彩瓷器:悠远而美丽的传奇
作者: 黄静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西洋   铜版画   荷兰人   葡萄牙   西班牙   航海事业   传奇   瓷器  
描述: 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融会了五彩、粉彩和西方油画、铜版画的技法,经彩绘、烘烧制成的釉上彩瓷。这一品种出现于康熙、雍正之间,盛于乾隆、嘉庆之际,发展于清晚期,并流传至今。 广彩的出现与陶瓷外销分不开。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之后,中国的航海事业几乎停滞。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却活跃起来,成为16-17世纪的海上霸主。从这时起,他们就大量从中国输出瓷器,而其中有一些正是定制的产品。不过,明末定制出口的瓷器大多生产于景德镇,广州只是出口港口。
浅谈刘小东绘画手法的独创性表现
作者: 周静梅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手法   独创性   刘小东  
描述: 刘小东是杰出的中国油画代表人物,他的绘画手法极具独特性,他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文章从构想活动和传达活动两方面阐述刘小东绘画手法的独创性表现。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