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Arthur Solway:培养藏家,过程很慢,一次一个吧!
作者: 王静   许宇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艺术市场   上海   中国艺术   艺术家   培养   国际拍卖   作品   东方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1999年,James Cohan Gallery在纽约成立,2007年来到中国,James Cohan Gallery Shanghai坐落在上海法租界中心的一幢建于1936年的法式花园别墅中,James Cohan Gallery Shanghai将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带到了中国,其中有在中国具有知名度的美国影像艺术家Bill Viola以及韩国影像创作先锋Nam June Paik,也有被国内刚刚熟悉的美国著名雕塑家Roxy Paine和出生于尼日利亚的艺术家Yinka Shonibare,MBE。画廊总监Arthur Solway是一位刚刚来到上海定居的美国人,在采访中他谈到:在上海成立画廊的目标是为了在世界艺术这个大熔炉里表现我们自身特有的价值,扩大西方当代艺术品在中国艺术爱好者中的影响。
独自造境——贾方舟·陈庆庆对谈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装置   营造   编织   美术馆   女性   现成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1995年,庆庆软雕塑作品展,北京世纪艺苑画廊;1997年,"直觉·体验·观念"装置作品三人画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1999年,"流动的灵魂"庆庆个人装置作品展;奥地利,维也纳AAI Galerie Karl Strobe画廊;第二届国际妇女艺术交流展,泰国曼谷Saranrom公园;庆庆综合材料新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2000年,2000年世界博览会,德国汉诺威;庆庆综合材料新作品展,中国当代画廊,英国伦敦;
郭倩如:打造精致艺术产业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收藏   艺术市场   艺术产业   华人   艺术家   国际化   拍卖公司   国际市场   集团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经过2006年春秋两季拍卖,2700多万美金,折合人民币近2.2亿的拍卖记录,近20位艺术家全球个人记录的创造,让郭倩如及其带领的罗芙奥艺术集团在整个国际市场风光无限。经过八年的坚持和努力,罗芙奥拍卖公司已成长为以华人西画及雕塑为拍卖特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拍卖公司,睿芙奥投资顾问公司以专业多元的艺术投资顾问的角色,已为全球的客户完善其收藏体系并创作了不俗的投资回报。
浮生造境:蔡志松的雕塑美学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描述: 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呈现了五位中国艺术家对中国式感官的诠释。其中参展艺术家蔡志松的作品名为《浮云》,不锈钢材质的主题云朵加上里面挂着的风铃和钢球,以及云朵下部放置的西湖龙井茶共同构成了这件作品,铃声响动、茶香悠然,蔡志松的这件作品充满了一种空灵和禅意。尽管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和最初的设想有所差距,他原本想用磁力悬浮的技术使云朵飘在空中,但由于在威尼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实现,但由此却开启了蔡志松一个新的创作系列,作品《浮云》是他新系列的开篇之作。 在“浮云”系列之前,蔡志松的艺术创作经历了“故国”和“玫瑰”两个阶段。1999年底,蔡志松创作了《故国·颂一号》,这件历时半年多创作出来的作品,标志着他个人独特的艺术创作面貌的形成, 同系列的《故国·风》更为蔡志松赢得了巴黎秋季沙龙的“泰勒大奖”,也由此让蔡志松在雕塑界崭露头角。“故国”系列包括颂、雅和风三个部分,这一系列作品反映了蔡志松运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开创当代雕塑面貌的尝试和努力。《故国》系列,是蔡志松用敏感的心体察生命的气息,他用唯美的雕塑技艺,低声歌咏纷繁汹涌的世相之下,凝结在时空中永恒的人性主题。 在“故国”系列的成功之后,蔡志松并未将自己局限在历史的情境中,蔡志松又以“玫瑰”这一爱情的象征物为载体,继续他对生命存在感悟的关照。
一股清新的泥石流:曾健勇的人类“三部曲”
作者: 贺静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拓   绘画作品   中国古代绘画   修复   苏轼作品   艺术珍品   文化财富   捐赠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描述: 看似小清新却满是伤痕诗意的表达,看似规训有序的宗教世界却充满了戏谑怪诞的超现实意味,这个“看似”的世界,悖论无处在,也正如此,曾健勇的作品才有看头,值得玩味。 与其说曾健勇的“编年史”是一次新水墨实验展览,倒不如看成是他自编自导的舞台小剧场,造景形式丰富,水墨、壁画、雕塑、现成装置,一样不少,它们不分主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关联互助,只为导出场好戏。
神奇的九寨沟
作者: 周静茹   来源: 当代学生(资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人间仙境   参观游览   这一天   珍珠滩   古树参天   旖旎风光   壁立千仞   青山碧水   蓝里  
描述: 常听人说,九寨沟景观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因此让我向往不已。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通向九寨沟的旅程。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了目的地。忽然间,一幅多彩多姿的"油画"清晰地映入了我的眼帘。这里,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古树参天,壁立千仞。她那绚丽多彩的风
小笼情调
作者: 张宁静   来源: 当代学生(资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小巧   吴侬软语   清爽可口   头金   林妹妹   化腐朽为神奇   四大金刚   豆皮   红唇   团面  
描述: 上海小吃种类的丰富自不在话下。白白的粢饭、黄黄的豆浆、香香的大饼、脆脆的油条,除这“四大金刚”外,白头金底的生煎、酸酸的米饭饼、金黄色的粢饭糕、碧绿馅的莱包子、裹着桂花的条头糕、香气扑鼻的酒酿圆子……不算上豆皮、蒸饺等外来小吃,就是数遍上海本地的小吃,至少也得一天的光景。故此,只能为大家介绍我特别钟情的小吃——小笼。喜欢小笼,委实是因为在众多的小吃里,它是最适合上海女孩子的。玲珑小巧、晶莹剔透、精致充实,这些上海小姑娘的典型优点,都集中在小笼这种小小的食物里了。
蒲静作品
作者: 蒲静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描述:作品@蒲$西北大学美术系油画教研室
倪海峰
作者: 吕静静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案   身份   两种文化   海峰   丹麦   交换   历史上   陶瓷业   作品   瓷器  
描述: 倪海峰的观念实践涉及到身份、贸易以及全球交换的各种形式等等方面。他最知名的作品可能是对传统青花瓷主题的使用,尤其是他的"作为瓷器出口史一部分的自拍像"系列。在这系列作品中他在自己的身体上画上了陶瓷贸易中的装饰性图案以及他在研究中国贸易史时搜集来的历史上的各种引语。倪海峰的其他方案也相似地反映出他对其身份及在两种文化间生活经历的探索。
安静作品
作者: 安静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芥子园画谱   禅意   一本   山水间   虚谷   天启   意象油画   中国油画   当代绘画  
描述: 艺术评论:安静以自己的毅力与勤勉练就了较为扎实的造型功底。她痴迷于写实油画的艺术魅力,追寻欧洲古典写实油画的那种单纯的静穆感,她试图把古典油画的这种高贵的单纯转用到女生形象的塑造中,以此探索中国油画
< 1 2 3 ... 15 16 17 ... 122 123 1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