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一堵“透明之墙”
作者: 陶大珉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拓   绘画作品   中国古代绘画   修复   苏轼作品   艺术珍品   文化财富   捐赠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描述: “墙”的寓意是隔膜与封闭;而“透明”则又是开放与无碍的意味,“透明的墙”这个矛盾的结合体,似乎唯有悬置于同样被期待为最具潜力的新兴经济体,却在近代往往有着或隐或显的瓜葛和纷争的中国与印度之间,才是恰当的。 而作为地缘大国和南亚近邻,历史上的印中两国的交往却是源远流长,尤其两国文化之间折射出的万般联系:公元前三百年的孔雀王朝的帝王就已讲述着印度对中国珍贵器物的迷恋;印度《摩诃婆罗多》古书中描述了一个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北部的人,进贡给国王数千张鹿皮的故事;在中国的古文献记载中,曾出游印度的跋陀将其称为神都,后在五世纪前后建立了少林和禅宗;中国古学者玄奘曾求学于印度的古文化研究圣地纳兰大大学;印度笈多式的视觉造型与汉唐美学之间的传承;十五世纪,郑和带领着他的海军舰队出使至印度海岸等等。而迈入当代艺术体系,中印艺术都面临在二十一世纪的后殖民框架下如何本土化自身的艺术道路,两者先后被全球艺术资本所追捧,其艺术家们也都聚焦着全世界的眼光。在此背景下,一场适时的中印艺术展就成为了难得的观察和比较两国当代艺术面貌的窗口。 上海的对比窗画廊每年照例会在上海当代博览会同期开幕一档外围展,此番开幕的“透明的墙:中印艺术展” 邀请到中印两位资深评论家Gayatri Sinha与高名潞参与策划,以及15位的中印艺术家的摄影、影像、雕塑和架上绘画等艺术作品参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