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门缝中的顺溪
作者: 陈革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流传   宋代   五大名窑   青瓷   汝窑   有序   民间   中国瓷器  
描述: 我猜测,陈氏祖辈选择顺溪,可能是看中了这里的水。一座座大屋傍水相继落成,一代代子孙繁衍开来。经历了风雨的古居对联、匾额隐隐约约告诉我们,陈氏大家族有读书做官的,有经商赚钱的,其中出了“好客乐善,热心兴学”的名人叫陈少文,他所做的三件事,流传至今。他捐资重修了陈经正、陈经邦的读书处——南雁会文书院;他被推举负责南港疏江,减轻水患;他请瓷匠指教,把顺溪瓷泥封寄日本,请日本人验之,又亲自到江西景德镇考察,然后在顺溪建了窑厂。特别是办瓷厂一事,刘绍宽在《厚庄文抄》中有篇《顺溪瓷厂记》提及。有了雄厚经济作后盾的陈少文,一方面为家乡做了好事,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经营的才能。他办瓷厂,顺溪的投资环境可谓不利,有个“瓶颈”即产品只得用徒步肩挑翻越山岭或靠竹排沿溪运出。如此闭塞的地方,他还能“地兴其利”确也不易。100多年后的“温州模式”,在这里找到蛛丝马迹。 但是,顺溪陈家另一个人物,大家就不大知晓了。这个人解放前就去了台湾,后来辗转去了美国,在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当教授,是从事原子弹研究的专家。据说,他在顺溪结了婚,刚度完蜜月,就起程了,沿着顺溪走向了渺茫的远方。之后仅一次回到顺溪,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直到前几年骨灰埋入美国的某块墓地…… 在顺溪,他留下了一生加起来只相守两个月的妻子和一双子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