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志】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 条
-
论民间戏神传说的互文叙事形态
-
作者:
陈志勇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仰民俗
戏神
互文叙事
民间传说
-
描述:
戏神信仰的确立,是通过民间传说对历史文献的附会和改造而实现的。戏神的雕塑、画像和宫庙壁画是戏神形象的直观表达,与戏神传说构成互文叙事模式。戏神信仰禁忌则是民间传说隐形干预的产物,直接作用于伶人精神深处。尽管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形态,但它赋予了戏神雕塑、画像、壁画以及信仰禁忌最生动的素材,它们共同构筑了戏神立体信仰场域和多维文化空间
-
餐车大厨的雕塑人生
-
作者:
陈志雄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餐车
长沙市
湖南省
艺术创作
雕塑家
文艺评论家
列车员
雕塑艺术
美术作品
-
描述:
七月的长沙就如一道湘菜,满城火辣,炽热难耐。然而,当笔者走进李国钦的创作室,沉浸在他构建的艺术海洋里时,身心的烦躁霎时被洗涤一净,一路上困扰于心的"他这个湖南省颇有名气的雕塑家、长沙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为何还在列车上‘混’"的世俗疑问终于在此找到了答案。医院"偷尸"回家观摩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
强化影青瓷的研制
-
作者:
何芹
李新青
包启富
董伟霞
刘韩
陈志青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α
抗折强度
强化
球磨时间
Al2O3加入量和粒径
影青瓷
-
描述:
表明:当选用α-Al2O3粒径为40μm和加入量18 wt%时,坯料快速球磨10 min后,在1300℃烧成下可以得到高机械强度(124.6 MPa)的影青强化瓷胎体。由SEM和XRD分析可知:这主要
-
眼镜蛇毒素抗关节炎作用实验研究
-
作者:
张黎明
杨光
陈志龙
来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鼠
佐剂性关节炎
眼镜蛇(Naja
naja)毒素
-
描述: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 ,祛风湿 ,并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1] 。为了研究眼镜蛇毒素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作用及其合适的给药途径
-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
-
作者:
陈志明
周艳萍
汪有益
来源:
中兽医学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征
猪病
传播速度
高温高湿季节
防治
临床症状
无名高热
死亡率
-
描述: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一种以发热、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传播速度、死亡率高,以高热持续不退为主要特点,因病因还没有得到明确定论,所以,许多专家把此次疫情定名“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或“猪高热病”。
-
梅岩垦殖场发展生态畜牧产业循环经济调查
-
作者:
侯朝蓉
陈志宏
来源:
中国农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
资源综合利用
景德镇市
循环经济
垦殖
农业总产值
生态
畜牧产业
-
描述:
江西农垦梅岩垦殖场位于乐平市东郊,距瓷都景德镇市45公里。土地总面积895.14公顷,其中耕地213.37公顷,全场总人口1317人,从业人员516人。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45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089万元。从2001年起,梅岩垦殖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畜牧产业循环经济的路子。
-
ZST微波陶瓷在贴片式介质滤波器上的应用研究
-
作者:
金光浪
吴坚强
黄正初
陈志雪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介质滤波器应用
ZST系微波陶瓷
贴片式
-
描述:
研究了ZST系微波陶瓷的组成对介电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用掺入玻璃的ZST系微波陶瓷材料制作贴片式介质滤波器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滤波器尺寸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制造的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其尺寸和电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
真实性是审计的永恒主题
-
作者:
陈志坚
汪葵
来源:
审计与理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活动
合法性
真实性
财务收支
审计体系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
社会审计
-
描述:
众所周知,现代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即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开后由受托责任关系产生而产生的。一般的教科书审计按照它的审计监督对象的不同,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从而形成了一个国家比较完整、比较理想的审计体系。它们各负其职,在不同的层面监督着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健康而有效的有序运转。
-
江南岸
-
作者:
陈志宏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
江南文人
颂扬
王安石
诗意
-
描述:
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绵绵诗意,把岸这一稚拙的江南风物,深深地烙进人们的心里。江南文人王安石对“绿”字的斟酌,历来为人颂扬。无心插柳的闲来之笔,不经意间,把江南岸的美名四下里传播了开来。 江南水沛。有水便有岸,诗曰:“淇则有岸。”有岸之水,清泠映天,人来人往,心生留恋意;无岸约束,水就成了灾患,驱人逃离,害人不浅。江南水美,岸功不可没。 或宽或窄的一段,或绿或黄的一圈,或曲或直的一条,江南岸从水边延展开来,将碧绿的柔波,暖暖且软软地拥揽于怀。水的柔情意,衬出江南岸的大胸襟。造字先生把“伟”字和“岸”并连一起,便有羡人的高度,耀人的宽度,以及神奇且美妙的深度。 唯美江南岸,绿意盎然,草树轻摇,轻轻浅浅的一线是画家明丽线条的起点,如水雾中沉睡着的五彩梦,又好似记忆中散发着怡人芬芳的黑白片断。 江南岸与水密不可分。水,失魂地飘游,它的名字是汽、雾、霜、雨、冰和雪。游子思归恋家,水漂流在外,大地是它永远的故乡。流水无情,大地有意。大地宽厚的胸怀,接纳回到故里的水。自涓滴始,水在大地上欢蹦乱跳,在江南岸的护送下,累积成流,它的身影在塘溪沼潭里妖娆,在江河湖海里娇媚。
-
杨升庵与桂湖
-
作者:
陈志才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逸笔审美
品评
语汇
写意性缺失
-
描述:
杨升庵与桂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