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释“圆缺” 谈谈郭宝安和他的城市雕塑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徽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宝安   雕塑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壬辰岁二月之初,虽已入春但仍乍暖还寒,仍有几分凉意。余应老友郭君宝安之邀南游,访皖南徽州故地,泛舟泾川,小驻淝水汇流之处。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动态变化和产生原因
作者: 王浩森   胡社荣   杜婷   许嘉珊   汪恩满   陈培科   席晋   来源: 中国矿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自燃原因   煤火燃烧动态变化   治理期再生煤火   乌达煤田  
描述: 通过对乌达煤田煤火燃烧历史和燃烧面积的动态变化分析,划分出了煤火产生和治理的四个阶段:1961~1980年,煤炭开采遗留煤井下自燃为主阶段;1980~2006年,小煤窑滥采和忽视煤火治理导致煤火蔓延阶段;2006~2009年,煤火不恰当治理导致再生煤火,煤火更加扩张阶段,和2009年至目前的再次煤火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火产生的四大原因:开采遗留煤和煤柱煤自然氧化,瓦斯爆炸着火,小煤窑开采引发煤火和煤火治理期发生再生煤火。这一研究对乌达煤田的煤火治理及其对其他矿区的火灾治理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美丽的“梦想之城”——深圳
作者: 陈培栋   来源: 中国林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丽   梦想   国际   “花园城市”   深圳市   南海   花园  
描述: 时值寒冬的11月29日,北国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记者来到南海之滨的深圳市,却是花团锦簇,绿满鹏城,春意盎然。这个被誉为国际“花园城市”的深圳,确是城市在花园里,花园在城市中。摆设着数万盆鲜花的五洲宾馆,更是五彩缤纷,以节日的盛装,热情洋溢的豪情迎接世界18个国家34个城市的250多名国内外客人,到深圳来参加2001年国际“花园城市”评选决赛。此次活动进行五天,评选出“绿色奥斯卡”。广州作为我国惟一一个入选决赛的城市参加这次决赛。去年第一次参加国际“花园城市”角逐的深圳,就荣膺冠军,今年又作为主办城市,真是好戏连台。来自世界各国的园林、环保专家和建筑大师下榻这座美丽的“新花园”追梦,个个赞赏不绝。国际公园协会秘书长阿兰·史密斯感慨地说:“我和盖勃先生周游全世界,竟然忽略了中国有经济发展如此快速又如此美丽的城市。”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丸野世认为深圳这座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少有的,20年来深圳的GDP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按照国际上许多城市的经验和教训,以这样的速度发展经济,环境保护往往成空谈。但深圳做到了,而且将城市变成公园,真是创造了奇迹。记者在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王炳真副主任和深圳市...
重步大师足迹,再塑文化高峰——观“纪峰雕塑艺术展”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走   体验   传承   鲜活   开幕  
描述: 纪峰的雕塑作品以历史文化名人和现当代文化名流这两个方面的肖像为主,不仅为我们塑造了鲜活的可以敬尊的逼真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他重走大师的成才之路,体验大师的心路历程,传承大师精神的学术意义。
重步大师足迹,再塑文化高峰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走   体验   传承   鲜活   开幕  
描述: 纪峰的雕塑作品以历史文化名人和现当代文化名流这两个方面的肖像为主,不仅为我们塑造了鲜活的可以敬尊的逼真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他重走大师的成才之路,体验大师的心路历程,传承大师精神的学术意义。
巧夺天工 蟹篓之美——试谈木雕蟹篓之通雕
作者: 陈培育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虾蟹篓   通雕   潮州木雕  
描述: 通雕是潮州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通雕层次的多少,视材质厚薄和雕刻技艺高低而定,少则两三层,最多的可以达到十来层。由于多层镂空通雕的体积深厚丰满,物象重重叠叠,交错穿插,具有玲珑剔透的效果,所以它特别适合表现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场面宏大、景物丰富的题材。最能体现潮州木雕镂通技巧的作品,莫过于立体镂空通雕的虾蟹篓木雕。从潮州木雕的通雕技艺方面,试谈虾蟹篓的巧夺天工之美。
曹雪芹造像考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标准像   雕像   相貌   画像   曹雪芹  
描述: 通过对曹雪芹造像的考证,粗略地梳理了曹雪芹画像和雕像的大致发展脉络,以及主要的造型样式;从二维空间的绘画和立体三维空间的雕塑两种形式,从个性化到公共性的创作层面,展现了由于艺术家的个性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所造成的曹雪芹艺术形象"一人千面"的客观现象;就艺术家的个性与公众审美的需求,提出了"创作惯性"与曹雪芹造像之间关系的命题;探讨了曹雪芹标准像的一系列问题。
命运“故事”里的“江南共和国”——论朱朱的近期诗歌
作者: 陈培浩   来源: 江汉学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事》   囚徒体验   当代诗歌   朱朱   诗性记忆  
描述: 朱朱的近期诗歌特别是其最新诗集《故事》里,融合重构了诗人的童年经验和中年回望,其诗歌"故事"的核心指向了"生命落差"的命运谜底.朱朱以突出的"诗性记忆"能力使种种生命细节在诗艺创造中获得造型、色彩和温度.它们见证了朱朱从早期繁复的工笔细描到新近的质朴准确的技艺转变,同时也是已届不惑的朱朱重建自我...
以形传神为文化名流写照:纪峰系列雕塑作品一瞥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似   神似   艺术实践   以形传神   艺术家   创作者   文化名流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造像  
描述: 关于"形"与"神"以及"形似"与"神似"的讨论,由来已久。历代的理论家们各执一词,而艺术实践者也是我行我素。我以为,"形"与"神"是艺术创作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或缺。写"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而传"神"必须要在"形似"的基础上。为某名家写形造像,从某种意义上来
写意雕塑批评系列之三 写意雕塑论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   基本的   情感   艺术作品   批评   艺术家   文化概念   雕塑   写意性  
描述: 我以为这个写意雕塑的提法本身有问题,有以偏概全之嫌,大家对写意雕塑的认识原本就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回到什么是写意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只有真正弄清楚了什么是写意,才能搞清写意与非写意的分野,也才能搞清写意雕塑与非写意雕塑的区别。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