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钱景长】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米勒素描的魅力
-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美术
变体画
美国画家
画中
艺术语言
播种者
油画创作
色粉画
拾穗者
普桑
-
描述:
一据说,法国画家米勒(1814—75)生前由于贫穷,买不起颜料,因而常以铅笔、钢笔或自制的木炭条作画。这样,他固然绘出了《播种者》、《拾穗者》、《晚钟》等举世闻名的油画,但他留世之作中数量更多的是素描,总共约有两千五百幅(不包括色粉画)。这些素描包括速写、默写、创作稿等,既为他的油画创作积累素材,也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而获得了独立存在的权利,并被公认为世界素描艺术的珍品。米勒是怎样绘成这些素描的?他的创作方法和美学观又是怎样的?要绘制一幅好的图画,有没有现成的“艺术规则”可以照搬?对于这一为许多初学者所感兴趣的问题,画家是这样回答的:“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凝视大自然的人……,他的感受可以导致表现。人不能给狗以嗅觉,而只能训
-
关于弗美尔的两幅画
-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荷兰人
反复推敲
点彩画法
题材范围
弗美尔
伦勃朗
画中
德累斯顿
社会生活方式
-
描述:
(一)题材与意境《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约1659年。德累斯顿美术陈列馆)。《倒牛奶的女仆》(约1660—61年间。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美术陈列馆)。以上两幅油画的题材,一位正在读信的女子和一位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仆,这类题材并不是弗美尔首先采用的。在他之前已有许多“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不计其数地画过这类题材了。据说,当时荷兰市民所以爱看描绘“读信”和“家务劳动”的图画,这是因为,前者使他们联想到情书和生活的美好,而后者同样也是对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的歌颂。如果说,伦勃朗的某些作品是悲壮的英雄
-
席里柯是怎样创作《梅杜萨之筏》的
-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主义画派
席里柯
油画笔
法国人民
德拉克洛瓦
达维德
上层人物
悲剧气氛
画中
萨维尼
-
描述:
一叶孤筏在大海上跟惊涛骇浪搏斗,筏上的人们有的已经死去,有的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并终于从显露在天边的一只船的桅杆上看到了希望。这便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泰奥杜尔·席里柯(1791—1824)在他的著名油画《梅杜萨之筏》(1818—1819)中所描绘的场面。《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当时法国的一桩激动人心的真实事件——梅杜萨号巡洋舰海上遇难事件,它通过这一事件,客观上揭露了波旁王朝的反动本质和法国人民所蒙受的深重苦难,对当时法国人民的反复辟斗争起了激励作用。席里柯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的绘画跟同时代的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绘画截然不同。学院派绘画用“理想化”的手法,伪造生活,美化统治阶级上层人物,这是一种虚假的艺术。而席里柯所开创的浪漫主义画派,则敢于睁开眼睛,正视现实,揭示出
-
乌东肖像雕塑中的性格美
-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尼尼
肖像雕塑
法兰西喜剧院
脸部表情
蒙娜丽莎
法国人民
乌东
罗马式
法国历史
加尔
-
描述:
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罗丹艺术沦》中译本,第25页)用这句名言来评价十八世纪下半期法国大雕塑家乌东的肖像雕塑,那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十八世纪在法国历史上是革命的年代。当时法国人民向封建王朝发动了日益猛烈的冲击,终于在1789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此后不久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乌东作为一位正直和有正义感的艺术家,不仅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艺术,而且靠拢当时的进步力量,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有强
-
德加的雕塑
-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芭蕾舞
女演员
法国印象派
绘画
作品
雕塑
-
描述:
法国印象派的埃特加·德加(1834——1917)一生前以画家著名,很少有人知道他兼长雕塑。他活了八十三岁,只曾在四十七岁(1881年)那年于沙龙中公开展出过一件雕塑(《十四岁的小芭蕾舞女》),对这件作品当时的反应是褒贬不一,许多人认为它不过是一位画家的即兴之作,不曾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德加似乎退出了雕塑领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