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1 条
-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创新发展
-
作者:
郑金星
来源:
大众文艺(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发展
创新
传统化
-
描述:
中国陶瓷工艺的传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传统制作工艺却存在着很多与现代化工艺不相符合,甚至是矛盾的地方,很多传统工艺虽然美轮美奂但是缺失对现代化艺术价值的正确评价和理解,所以让陶瓷雕塑的艺术制作能力变得处境尴尬。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美学价值理解必须基于对现代环境美与价值美互相结合的进行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陶瓷雕塑工艺发展的科学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我国陶瓷雕塑工艺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开放与融摄
-
作者:
郑蒙
来源:
大众文艺(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融
佛教雕塑
佛教艺术
-
描述:
佛教雕塑围绕着佛祖释迦牟尼这一题材中心而铺展成为宏大的规模,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在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民本体系影射下,将中国传统雕塑展现成"灵动之美"的艺术杰作。中国传统艺术像潺潺不息的流水般记载着文明,描绘着物化了的生命实体。佛教艺术的开放与交融不仅体现了自身文化精神和气魄,同时也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
日本东陶(TOTO)在华专利策略的分析
-
作者:
余峰
陈婧
卢希龙
郑乃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专利分析
专利战略
日本东陶
-
描述:
对日本东陶申请日期在1992.01-2009.12、公开日期在1994.01-2011.12年份范围的中国专利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日本东陶在华运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以取得卫生洁具行业技术垄断地位的特点,对其专利申请趋势、申请人类型等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国内企业应对其技术封锁提出对策,并为我国卫浴陶瓷行业专利战略构建提供思路。
-
谈粉彩花鸟瓷画艺术风格演变历程
-
作者:
郑先锋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演变
花鸟瓷画
粉彩
-
描述:
粉彩花鸟瓷画自康熙晚期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艺术风格演变过程,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清代古典时期、民国新粉彩时期和当代,各具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发展演变轨迹。
-
明清以来景德镇陶瓷施釉工艺的演变研究
-
作者:
李其江
张茂林
吴军明
吴隽
郑乃章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景德镇
制瓷工艺
演变
明清时期
-
描述:
施釉工艺是陶瓷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本文将透过载有制瓷技术理论的古陶瓷典籍,结合景德镇现存的施釉工艺,着重阐述明清以来景德镇施釉工艺的特征及发展演变。
-
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轮制成型技艺的演变成因探析
-
作者:
李其江
吴军明
张茂林
吴隽
郑乃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制成型
陶车
景德镇
演变
明清时期
-
描述:
由于各种不同的历史原因,景德镇许多传统制瓷技艺已随社会的发展逐步演变甚至失传。本文透过载有制瓷技术理论的古陶瓷典籍,总结了明清时期景德镇轮制成型技艺的演变经过,并着重从社会背景及陶瓷工艺发展等角度探析了其演变的成因。
-
江西景德镇地区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
作者:
孔祥薇
李咏兰
陆舜华
郑连斌
李玉玲
顾捷
国海
陈琛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相关性
不对称行为特征
汉族
-
描述:
对江西景德镇地区381例(男226例,女155例)汉族学生扣手、利手、交叉臂、交叉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景德镇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中,男女合计右型
-
景德镇窑一组照子的形制与功能研究
-
作者:
郑乃章
王建保
裴亚静
张庆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
陶瓷试验
照子
景德镇窑
形制
-
描述:
归纳了一组景德镇窑照子(135枚)的形制,对照文献探求了它们的功能。指出:照子作为试验样本,自唐宋后,历经各朝代而长期使用;其形制是依附于工匠所期望的试验功能,从打孔坯片发展为以管型试样为主的多种形制;其试验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从原本单一测定烧结的"火照",逐步发展为"试照"等试验多因素对陶瓷制造影响的试验用具。
-
陶瓷花鸟装饰意蕴形态浅析
-
作者:
郑晔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装饰
陶瓷
花鸟画
形态
长沙窑
自然审美
审美价值
大自然
-
描述:
花与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自然审美形象,是美妙的大自然中最具审美价值的部分之一。陶瓷花鸟画从唐长沙窑开始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美的表露,情绪的抒写,它客观地将画家思想感情与生活景物对象相融合,积淀着浓郁的美学情趣,具有深厚的装饰意蕴。
-
浅谈残缺肌理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
作者:
王雅玲
郑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手工制作
残缺肌理
使用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
人们制作生产陶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追求创新,追求完美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去不断的尝试和改良。本文将从陶瓷原料、审美角度以及生产模式等几个方面去探讨如何为日用瓷生产注入新鲜血液,特别是在如何才能将残缺肌理的作用发挥到更好做了深入的剖析。
<
1
2
3
4
5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