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59 条
-
民间美术欣赏系列之二十六福建民间工艺美术欣赏——厦门漆线雕工艺的艺术审美与教育价值
-
作者:
郑宝珍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价值
美术欣赏
福建
民间工艺
闽南地区
厦门
艺术审美
系统发展
-
描述:
密不可分.[1]明末清初是闽南佛像艺术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一方面继承了宋代的传统,在形体上表现得自然素雅,绰约有致(如德化瓷塑);另一方面利用漆线雕的工艺手法,在装饰上做到既丰满华丽又细腻柔和.但是,在过了康、雍、乾三代以后,又渐渐地走向衰退.漆线雕工艺越来越精,可是雕塑的精神却不如以往.
-
堪培拉澳洲诗意后花园
-
作者:
郑燚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洲
首都
墨尔本
诗意
澳大利亚
花园
艺术美
堪培拉
-
描述:
清晨乘上大巴,从悉尼向西,前往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200公里的路程,随着车辆不断前进,山峦起伏,丘陵连绵,一望无际的森林、草坡和偶尔闪过的一群群硕大而健壮的牛羊如同一幅幅流动的油画,自然天成的艺术美轮美奂,瞬间对堪培拉有了许多美好的幻想。关于澳大利亚首都的历史总是令人津津乐道,当年墨尔本和悉尼都争做首都,一个老大一个老二,似乎不可能有第三个选择了,可澳大利亚人就是这样不落俗套:定都堪培拉,建造一个全新的城市,这样谁都不得罪,又连通了南北城市间的距离,不偏不倚。
-
童话世界
-
作者:
郑燚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尔滨
童话
冬天
松花江
冰雪文化
世界
-
描述:
冬天的哈尔滨,冰雪就是她的名字,北国的冬天,被其演绎得分外浪漫精彩。松花江北岸的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代表,那里的一切都是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美得如同梦境一般。
-
天问(油画)
-
作者:
郑艺
来源:
工会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问
-
描述:
天问(油画)
-
政治军事策略思想介入工业设计领域的思考
-
作者:
郑再仙
康修机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政治军事思想
工业设计
-
描述:
事物的发展需要过程,执行一项任务前亦需要相应的规划,其中对于各环节问题的思考可融汇不同学科间的思想方法。本文将讨论如何将军事、政治学领域的策略、战略思想在产品设计的范畴加以指导和运用,以期达到思想知识互融、促进设计学科发展、科学地完善设计思考的分析方式。
-
瑜伽的美学特征
-
作者:
郑亚琳
候勋强
来源:
体育时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练习
美
瑜伽
-
描述:
本文阐述了现代体育运动瑜伽的艺术之美.结合体育和艺术分析了瑜伽带来的形态美、健康美、和谐美和意志品质之美.指出瑜伽之美是嵌入了哲学思想,也是多种美的融合.
-
透过“红色”词汇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
作者:
郑静
来源:
楚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红色”词汇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
描述:
语言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文化内涵.鉴于英汉两门语言含有丰富的“红色”词汇,透过这些词汇分析背后的文化特点具有深刻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西方文化赋予“红色”词汇的不同涵义,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升读者的文化意识,扫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
包装设计功能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相关探讨
-
作者:
郑铭磊
陈霖威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包装设计功能
实用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
近几年,市场环境竞争十分激烈残酷,商品的包装把消费者与企业紧密相联,是十分重要的宣传媒介,它起到了开发市场,占领市场的作用,它决定了能否将产品成功打入市场,这也是消费者能否购买的关键因素。优质的包装可以让人产生购买冲动,也能够将产品的信息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还能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本文从包装设计功能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
探究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传播
-
作者:
郑铭磊
张传柱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符号
传播
平面设计
-
描述:
平面设计主要是指兼备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1]它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艺术,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做出用来传达想法或信息的视觉表现。根据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性进行大胆的创新性
-
反思赵孟頫①书风在书法临习实践中的书境意蕴及人文价值
-
作者:
郑方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价值
书法临习
赵孟頫
本真
-
描述:
由于赵孟頫个人独特的出身及其与时代戏剧性的错位,再加上传统儒家道德中的忠孝规范及赵孟頫本人内心的痛苦②,一直以来,人们对赵孟頫的书法地位及其评价存在诸多争议。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后人对赵孟頫书法风格的合理解读。然而,却很少有人能站在赵孟頫本人的立场上,在对其具体书作③的心摹手追中反思其书风形成的内在意蕴及其人文价值。本文试图从赵孟頫个人身世入手,并在对其书风客观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笔者对赵孟頫书作的临习体悟,探究赵孟頫书境意蕴的形成,旨在反思赵孟頫书风影响下人文价值的缺失及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