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器雕塑中的道教题材考略
-
作者:
郑小红
耿纪朋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题材
明器
雕塑
-
描述:
明器雕塑是墓葬内外布置的雕塑器物,其与灵魂信仰有密切关系。先秦的灵魂信仰根据地域的区别有所不同,但是汉代以后则与道、儒、佛三家都有密切的关系,明代之前,不同的信徒在丧葬仪式和陪葬明器雕塑方面有着各自的差异,明清以后则出现三教合流影响下的民俗信仰影响模式,特别是纸质明器通过焚烧的方式送给被祭祀者,使得明器保留较少。道教思想影响了明器雕塑的制作,明器雕塑中也多有道教题材的器物。
-
初遇本体艺术
-
作者:
郑莎莎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
本体艺术
-
描述:
本体艺术(Ontoarte),在国内是难得一见的名词。从1976年的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也就不到40年时间。安东尼奥·梅内盖蒂是本体艺术流派的领袖和大师,他的绘画和雕塑个人作品展,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很高的水平。梅内盖蒂教授以本体论为基础,发展出一套本体心理学的体系。本文将对本体艺术进行初步探索。
-
珍珠白沁就烟雨 孔雀蓝映著月光——晚明民窑青花瓷纹饰与绘画美学
-
作者:
郑玫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纹饰
民窑
文人画
-
描述:
嘉靖之后,民窑青花瓷纹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绘画性特征日益明显,逐渐突破了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到天启、崇祯时期,纹饰形象愈加奔放、夸张,有些形象在变形之后已然难以辨认出原始面貌,只见一些抽象的线条和色块。晚明民间青花纹饰的变化与统治者的喜好、画派的更迭及市民文化的发展壮大是息息相关的。以吴派绘画为代表的文人画发展迅速,至嘉靖时期达到了全盛,主流画派的变更,必然带来绘画审美观念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青花纹饰的样貌和特征。同时代表个性解放萌芽的市井文化的兴盛也为民窑青花瓷纹饰的简单化和世俗化提供了生存和推广的可能。
-
汉唐雕塑风格比较及其在社会意识上的体现
-
作者:
郑烨彬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汉代雕塑
唐代雕塑
-
描述:
汉代雕塑和唐代雕塑同为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高峰,但二者所表现出的艺术面貌、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通过对它们各自的成因及存在的联系的剖析,我们发现社会意识的变化和个体的表达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探讨的。
-
环境陶艺剖析
-
作者:
郑振雷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陶艺
天然公共性
-
描述:
由于材料的独特与艺术语言的多样化,陶艺更容易参与到公共环境艺术中,并显示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环境陶艺"也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环境陶艺和环境雕塑一样成为目前公共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但是环境陶艺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发的,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