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3 条
-
叶腊石-堇青石质隧道窑用棚板试制与应用
-
作者:
王庆龄
郑可敦
万志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制
使用寿命
隧道窑
叶腊石
高铝质
推广价值
降低成本
烧成温度
棚板
匣钵
-
描述:
广东饶平新丰瓷二厂,以生产碟、盘出口瓷为主,隧道窑烧成温度偏高(1380~1430℃),匣钵使用寿命低。为提高碟类匣钵使用寿命,提高装窑容量,降低成本,该厂采取匣钵、棚板组合码窑,窑车两边码10(1
-
论西方传教士郎世宁对清三代彩瓷的影响
-
作者:
郑立新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广彩瓷
珐琅彩
影响
粉彩
-
描述:
康熙晚期,郎世宁远渡重洋带来了珐琅器,并且在他的亲自指导下瓷胎画珐琅成功创制;雍正时期,郎世宁创作的大量西洋油画以及为御窑厂绘制的瓷样,成为广州广彩瓷工匠们可资效仿学习的蓝本,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的广彩瓷上可清晰看到郎世宁油画艺术之风;乾隆时期,郎世宁独创的新体画为乾隆粉彩带来一股艺术新风,使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成为彩瓷艺术史上一个颇为重要的转折点。
-
青花装饰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郑花燕
林新红
吴媛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装饰
青花
装饰元素
-
描述:
当前室内设计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青花象征着一种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先人纯洁、高尚的情感,寄托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延续。将青花装饰元素融入室内设计可以避免当前室内设计的趋同现象,使设计独具特色。青花装饰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具体运用体现在:室内墙体、吊顶、地面的空间界面运用,青花装饰元素回纹、卷云纹在室内家具上的运用,青花装饰元素在室内布艺织物、陈设物品上的运用。
-
揭阳陶瓷发展分期简述
-
作者:
陈沛捷
郑苑婷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海上丝绸之路
揭阳
外销瓷
-
描述:
揭阳陶瓷史可划分为萌芽期、交流期、鼎盛期、衰落期四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为揭阳地区陶瓷发展的萌芽期,虎头埔窑址群的发现,证明揭阳最早成为岭南地区主要的陶器生产基地;从商代至明代早期,是揭阳地区陶瓷发展的交流期,出土的这一阶段的陶瓷器皿印证了揭阳地区与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商贸与交流;明代晚期是揭阳陶瓷发展的鼎盛期,这个阶段揭阳惠来、揭西地区借助沿海的优势,纷纷自设窑厂,生产大量的青花民窑瓷器销往东南亚地区;清代以后,伴随着粤东地区的陶瓷市场慢慢集中到潮州枫溪地区,揭阳的陶瓷业也慢慢走向了衰落,仅剩个别窑厂生产缸、钵等一类日用陶器,以内销为主。
-
引领风骚——读《中国美术馆藏品选集》
-
作者:
郑朝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帧
藏品
开本
馆藏
出版界
版画
中国现代
油画
中国美术馆
选集
-
描述:
早就盼望着出版界推出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专集,现在果然在我的书案上出现了一套《中国美术馆藏品选集》,共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4卷分册,8开本,装帧雍容大方,印制精良,全部作品单面印刷,翻阅起来真是赏心悦目,爱不释手。《选集》时限从1949年至1984年共35年,其中大部分作品为我们这代人所熟悉,因此也仿佛面前出现了这
-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写实造型研究--以何家英为案例分析
-
作者:
郑海文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实造型
何家英
徐悲鸿
-
描述: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写实造型研究是现当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清末民初,人物画近于衰落之时,徐悲鸿等一批画家开始了向西方求知的道路,并坚定“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为当时沉寂的画坛激起一层浪花,并主张用西方的造型体系改良中国画,这成为当时主流,这也影响了当代像何家英这样的工笔人物画家:不仅在实践上支持造型基础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体现,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徐悲鸿的写实造型理论。
-
陶艺之器
-
作者:
郑艳丽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形
陶瓷
制作工艺
-
描述:
自古以来,中国的陶瓷工艺与美术,雕塑,书法,篆刻等艺术门类的关系十分亲密。在陶瓷艺术发展的这条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陶瓷工艺在每个时期都在继承前期都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在这其中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制陶人对于陶之“器”有着深刻的理解。
-
相偕而依
-
作者:
郑萍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概括
诗情画意
节奏
中国书法艺术
雕塑
-
描述:
作品以抽象概括的手法,表现了两只拊翼双依的鸳鸯。呈现了“两心如影共依依”的诗情画意,用虚实的形体来表达空间的节奏,并将中国书法艺术融入雕塑的创意之中。
-
北宋陵墓雕像艺术特征
-
作者:
郑桢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分期
特征
北宋陵墓雕像
-
描述:
北宋时期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是中国古代文化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高峰。这个时期的陵墓雕像在中国雕塑发展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北宋陵墓雕像在继承唐代陵墓雕像雄浑洗练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佛教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雕像的特征,对北宋陵墓雕像进行了艺术风格的分析,同时论述了本时期陵墓雕像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古代雕像发展历史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当时世俗生活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对陵墓雕像艺术的影响。
-
基于地方文化的生态公园设计:以安岳县南山生态公园为例
-
作者:
朱雪娟
郑志永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公园
地方文化
安岳县南山生态公园
-
描述:
以安岳县南山生态公园为例,在解读地方文化和生态公园的基础上,结合公园现状、设计思路以及公园布局,以雕塑小品、建筑、植物造景、整体文化景观空间结构等为切入点,探寻地方文化与生态公园的契合点与融合方法,最后提出些许建议以供今后当代巴蜀园林建设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