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徐智明 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者: 郑筱卿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江西省   艺术中心   丰城   陶瓷研究   大专学历   学会会员   美术师   高级   工艺美术  
描述: 江西丰城人,1967年生于景德镇。大专学历,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现就职于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究
作者: 郑婷   来源: 新课程·中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新课程   初中   思想品德  
描述: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我国对思想品德的教育非常重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学,教育部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由此来培养初中学生的正确观念,减少校园暴力和极端行为,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究
作者: 郑婷   来源: 新课程(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新课程   初中   思想品德  
描述: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我国对思想品德的教育非常重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学,教育部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由此来培养初中学生的正确观念,减少校园暴力和极端行为,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写作与想象
作者: 郑昕芾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能力   写作  
描述: 想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心理素质,在写作活动中发挥着其他素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研究想象的特征,加强想象的训练,发展想象力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精陶骨料多孔陶瓷的研制
作者: 刘阳   郑乃章   陈虎   汪永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孔陶瓷   工艺条件   精陶素坯  
描述: 以废精陶素坯为骨料,用长石或玻璃粉为粘接剂研制多孔陶瓷材料,通过对该材料的气孔率、强度等性能的测试及材料的SEM分析,结果表明:在正确选择工艺参数条件下,可制得气孔率在40—50%,抗压强度大于5MPa,气孔孔径在~30μm的多孔陶瓷材料。
中国传统陶瓷窑炉结构与烧成方法
作者: 郑乃章   来源: 陶瓷工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炉结构   历史   燃料   烧成方法  
描述: 综述了中国传统陶瓷窑炉结构、燃料利用和烧成方法的演变。指出中国传统陶瓷窑是从固定窑床和窑墙而开始出现的,燃料、窑具和装烧方法的不断变革是窑结构改进的关键。
无铅无镉无锌低镁低温透明色釉的研制
作者: 曹春娥   沈华荣   熊春华   郑乃章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锌   无镉   无铅   低镁   颜色釉  
描述: 以普通着色金属氧化物为色剂 ,基釉为无铅无镉无锌低镁透明熔块釉 ,研制了系列透明色釉。其成熟温度在 10 5 0~ 110 0℃范围 ,发色良好 ,釉面光亮 ,显微硬度较高 ,适用于精陶与炻器之间的坯体
量子力学物理诠释之争的演变与发展
作者: 郑富年   聂义友   付传鸿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量子力学理论   相对论   波函数   测不准关系   物理实在   经典物理学   互补原理   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海森伯  
描述: 1900年4月27日,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即William Thomson,1824—1907)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聚会上发表了题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的乌云”的著名讲演,对当时物理学形势作了估计,看到了经典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上还有两朵小小的乌云(第一朵乌云即“以太和有质体的相对运动”,第二朵乌云是“麦克斯韦——破耳兹曼关于能量均分的学说”),而正是这两朵当时没被大多数人注意的小小的乌云,最后形成了二十世纪震撼经典物理学的狂飙。在这场风暴中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进而又产生了量子力学,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也随之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化。
铬锡红色料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 郑乃章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料   铬锡红  
描述: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铬锡红色料的研究成果,概括了铬锡红色料的呈色机理、制备原理和影响其呈色的因素,提出了有关深入进行该项研究的看法。
浅谈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作者: 郑旺盛   王兰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技巧   课堂提问  
描述: 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并使用这种手段,可以达到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 1 2 3 ... 14 15 16 ... 64 65 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