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连允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红军广场的遐思
-
作者:
连允东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中国现代史》
宁化县
《毛泽东选集》
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长征
雕塑
纪念塔
-
描述:
春风中,阳光下,我久久伫立在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纪念广场。仰望高耸云天的雕塑和醒目的红五星,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在升腾,一腔革命热血在沸腾!仔细端详这位于县城南面、占地75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显得宽阔洁净。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雕塑由4条拔地而起的棱柱组合而成,象征着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全国的4个起点县。棱柱塔顶的红五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帽微,塔底基
-
红军号谱
-
作者:
连允东
来源:
福建乡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线谱
革命纪念馆
军号
宁化县
-
描述:
仰望着矗立在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中的《军号嘹亮》雄伟而精美的雕塑,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猎猎红旗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红军身影;耳畔仿佛听到战火纷飞里高昂嘹亮、催人奋进的军号声。雕像下方雕刻的五线谱即是选自珍藏在宁化县革
-
客家“席袋饭”
-
作者:
连允东
来源:
美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食堂
父亲
客家先民
福建
蒸饭
稻米
母亲
集体伙食
宁化
-
描述:
食堂里的铝盒蒸饭吃的时间一长,难免感到乏味,不由得常常怀念起家乡的席袋饭来。我家在福建宁化一个山青水秀的客家小山村里。儿时的我常常跟着父亲出门打担,上山砍柴,下田割稻,这时总要带上母亲给我们做的精巧、玲珑、香气扑鼻的席袋饭。用席袋饭当餐,耐饥经饿,翻山越岭腿肚子不转筋,干起活来更有力气。稻米是客家的主食,用它可以制作捞
-
军号嘹亮
-
作者:
连允东
来源:
政协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杂文
现代文学
《军号嘹亮》
-
描述:
仰望着矗立在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中的《军号嘹亮》雄伟而精美的雕塑,我心潮澎湃,激情满怀。那高大威武的红军英雄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
-
军号嘹亮
-
作者:
连允东
来源:
炎黄纵横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线谱
北山
革命道理
纪念园
红军
毛泽东
朱德
纪念馆
雕塑
宁化
-
描述:
矗立在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中的《军号嘹亮》雄伟而精美的雕塑,那高大威武的红军号兵形象,栩栩如生。我耳畔仿佛听到战火硝烟里高昂嘹亮、催人奋进的军号声,眼前仿佛出现了猎猎红旗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红军身
-
客家席袋饭
-
作者:
连允东
来源:
食品与生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卫生经济
簇生草
腿肚子
客家先民
地下根状茎
席草
制作方法
解开绳子
集体伙食
-
描述:
参加工作后长期吃用铝制饭盒蒸的饭,我总觉得嚼不出什么滋味来,因而常常使我想起儿时在家乡最爱吃的“席袋饭”。 我的家乡是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的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儿时的我常跟着父亲出门“打担”,上山砍柴,下田割稻,总要带上母亲亲手给我们做的精巧、玲珑的“席袋饭”。吃了香气扑鼻的“席袋饭”,耐饥经饿,翻山越岭腿肚子也不转筋,干起活来有力气。 客家主食是稻米饭,其制作方法主要有“捞饭”、“洒饭”、“活饭”等。“洒饭”即客家“席袋饭”,就是用席草编织的袋状饭包,家乡人叫“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