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赵友萍作品
作者: 赵友萍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公众认知   油画家   精神指向   精神向度   民间美术   现当代艺术   美术作品展   以形写神   中国油画  
描述: 艺术评论:赵友萍的油画既有写实的写生,又有意象的泼彩:既有写生的缤纷、灿烂、生动和优雅,又有泼彩的浑厚和深沉。这些完整地呈现出了赵友萍的个性特质:她既具有唯美、精致、温婉的女性气质,也不乏率真、大度、粗犷的阳刚气概。她的价值在于她既是过往的时代中创造辉煌业绩的代表者之一,又是一个新时代艺术的同行者。在社会剧烈转型的历史背景中,她告别了原有的绘画单一的模式,而转向了开放、多元的探索
油画家谈油画 创作断想
作者: 赵友萍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体性   色调   动物性   艺术作品   真理   革命历史   雨花石   信念   监狱   传略  
描述: 一个稍懂一点革命历史的人,站在渣滓洞、白公馆这两座监狱前,都会感到心灵的震颤。以前也曾读过烈士传略、烈士诗抄,眼前也曾浮现许多书中描写的情景,但想象中的渣滓洞和白公馆,总是朦胧的难以确定的。1978年赴川,专程到渣滓洞、白公馆去凭吊,深深地感到,想象终究不能代替具体感受。这也许正是真实所具有的力量。
我对办第二画室的想法
作者: 赵友萍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点   系统工程   业余艺术家   写生色彩   大美术   “反传统”   个性特征   艺术个性   基本功训练   油画  
描述: 我们的旗帜是真、善、美 在世界画坛上,美学与丑学的对立已经十分明显。 丑学是畸形的社会在物的增值与人的贬值中产生的。一些真诚、坦率而又书生气十足,看不到世界光明前途的艺术家对真、善、美已失去了信心而认为丑是本质,美是粉饰。于是,他们中有一些人愤世
发扬油画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作者: 李天祥   赵友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油画  
描述: 一 十年浩劫,被称为"史无前例".十亿人在思考,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吧!青年人被称为"思考的一代",中年人老年人何尝不在思考?且不提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画油画的总不能不关心油画. 十年浩劫中,油画似乎很"繁荣",无数张"最最最"的油画屹立在大小城市的中心和要道口.在展览会上...
代表会上的妇女委员(油画)
作者: 赵友萍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6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1994年工作研讨会导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代表会上的妇女委员(油画)
色彩之境 色彩美研究
作者: 李天祥 赵友萍编著   来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技法   色彩学  
描述: 本书研究和探讨油画写生色彩规律以及如何获得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系统而细致地讲述了在油画绘画过程中如何深层次地理解、运用和表现色彩,通过色彩的表现呈现出艺术画作的魅力。本书首先对色与形、条件色、色彩审美的理论进行了论述,紧接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在油画绘画中人体色彩美、色相色性色调的研究,然……
李天祥 赵友萍油画人像写生
作者: 李天祥 赵友萍绘   来源: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学科:   写生画   人物画   学科:   技法(美术))   油画   技法(美术)  
描述: 本画册收录了李天祥和赵友萍的人像油画“俄罗斯少女”、“十六妹肖像”、“小茹肖像”、“女演员”等20余幅。
学院派写生技巧 李天祥、赵友萍油画风景写生
作者: 李天祥 赵友萍绘   来源: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风景画:写生画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描述: 本套丛书包括:《闻立鹏油画风景写生》、《戴士和油画风景写生》、《李天祥赵友萍油画风景写生》、《李天祥赵友萍油画人像写生》4册。
·以色抒情——《长夜如歌》观后
作者: 赵友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摩尔   艺术表现形式   表现手法   印象派时期   鄂伦春   作品   抒情写意   生存环境   油画   审美水平  
描述: 色彩本是油画的重要特点,失去了色彩也就失去了油画最具魅力的构成部分,油画的发明恰是因艺术家对生活绚丽多彩的感动,意欲寻找并终获得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印象派时期油画的色彩已从固有色的描写扩展为条件色的运用,大大地拓宽了色彩的审美领域,色彩的审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大量色彩辉煌灿烂的油画作品,反过来使观众认识了自己的生活及生存环境是这般地绚丽。 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前后约7年的期间,对苏联的学习
追求真善美的共同艺术理想
作者: 赵友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光透过   艺术理想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气质   艺术创作   真善   审美理想  
描述: 春天伊始,这里展出了四位女画家丰富又动人的油画作品。 这些作品中呈现出的是晴朗的天,阳光透过窗棂被分割成各不相同的形状,桌上的一捧捧的花、瓶瓶罐罐、常见的日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