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漫谈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熊”
作者: 贺西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民族   楚文化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   《山海经》   黄帝   熊崇拜   汉文化   造型艺术   熊图腾  
描述: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动物题材相当丰富,“熊”是其中之一。面对纷繁的各种动物的表现,恐怕很少有人去注意“熊”题材的某种独特意义和文化内涵。也许我们晓得汉代艺术中有那么几件关于“熊”的作品,而殊不知这些作品丰富的程度和深厚的含义之所在。出于兴趣,我最近开始关注这一题材在汉代艺术中的意义,在短短的数天内,我就收集到了大量有关“汉熊”的资料,雕塑、工艺作品达40多件,画像石、画像砖达60余块。(参见附表)这些仅仅是我收集到的有限资料而已,仅这些资料就足够给我们提出许多可供想象和思考的问题:汉代艺术为什么要如此热衷地表现这一题材,它是否有一
在思考与探索中前行:陈树东访谈录
作者: 陈树东   贺西林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欧洲油画   表现性   创作手法   思考与探索   绘画语言   艺术家   表现主义   历史画   油画创作  
描述: 主持语:陈树东以历史画著称,尤其是革命战争题材创作,如《开垦》、《入城式》、《攻占城市》、《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李翔合作)等。正因如此,即便他有着万般激情,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终究无法离开具体的形象以及生动的历史情境。也许他内心也有着一种守望与依恋,在浑厚斑斓的油色肌理及粗犷豪放的大笔触中,让我们接近现实,贴近历史。在绘画中,历史往往沦为图像符号,而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才能让我们体会图像背后所沉积的内涵以及图像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徐树东的油画,又很注重瞬间的印象,将许多知识性的内容转换到视觉的感性层面上,内在的结构与秩序都隐含或化解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