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著】搜索到相关结果 913 条
-
草虫
-
作者:
姜巍 李百鸣著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草虫画
国画技法
-
描述:
草虫入画在我国由来已久,久盛不衰。工笔草虫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始于南北朝,发展与唐朝,宋元时期达到其顶峰。历史各朝各家均有优秀的传世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基本相同,风格却大相径庭,但都是画草虫的绝好范本。
-
教你画鱼
-
作者:
方兴中著
来源:
北京:金盾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草虫画
国画技法
鱼
-
描述:
本书是供国画爱好者学习用的自学参考书。本书内容包括:鱼的解剖、鱼的动态写生、鱼的构图、鱼的工笔画法与步骤、鱼的写意画法与步骤、作品欣赏等。作者国画功底深厚,所画的各种鱼栩栩如生。书中配有几十幅各种形态的鱼的范画,读者可以欣赏、临摹。
-
怎样画山水画
-
作者:
方兴中著
来源:
北京:金盾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山水画
国画技法
-
描述:
本书是给广大国画爱好者编写的自学教材。其内容包括:树的画法、山石的画法、云与水的画法、怎样点景、山水画构图、工笔山水画的步骤、作品欣赏等。为了让广大美术爱好者更好地学习,作者选出大量山水画范画供读者欣赏、临摹。
-
情爱民国 民国文人的婚恋微纪录
-
作者:
陆阳著
来源:
北京:团结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生平事迹
中国
文人
-
描述:
本书辑录了近150位民国文人的爱情、婚姻轶事,既有“写意”式的记述,又有“工笔式”的描绘,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以期通过婚恋这一课题展示人物复杂多元的历史面目及其学术价值。它是札记,是文论,是历史的碎片,是一个时代的吉光片羽……
-
怎样画荷花
-
作者:
邢立青编著
来源:
北京:金盾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卉画
荷花
国画技法
-
描述: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创作实践,从广大国画爱好者的一般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而又较为详细地讲授了荷花的工笔画法、写意画法、绘画工具和材料,常用技法和具体画法以及创作步骤,荷花在风、晴、雨、露等自然现象中的形态,荷花配景与构图,提拔与用印等内容。
-
器韵禅心
-
作者:
释延年著
来源: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韩国
中国
陶瓷艺术
现代
-
描述:
画僧延年和韩国陶瓷艺术家金容文在北京举办陶艺作品双人展。本书收录了此次展览的120件作品。作品以中国工笔重彩禅画名于世,擅长花鸟、山水、虎等,借托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将禅学与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完美融合,沈意禅境,艺风独树。为修研禅艺,经年深居庙宇,又遍……
-
葡萄
-
作者:
李百鸣著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葡萄
花卉画
国画技法
-
描述:
本书针对葡萄的国画表现,文图并茂、分步骤解析了小写意和工笔的具体技法。并在创作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书后部附有欣赏作品,以供创作、临习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从事中国画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
白描百图 荷花百图
-
作者:
姜冬莲著
来源: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卉画
荷花
国画技法
-
描述:
本套绘画技法图书面向学习国画的老年人及国画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国画的便捷之路。丛书选取了国画学习中容易上手的事物,以花鸟为描摹对象,底稿请资深国画教授者描绘,附以百张白描画稿,可以让读者临摹学习花鸟的各种姿态和构图,这对于要求不高的老年人来说节省了拷贝、背临的过程,并且可以与初学者之友工笔系列技法书一起使用,直接开始接触到国画的技法。
-
白描百图 牡丹百图
-
作者:
姜冬莲著
来源: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牡丹
花卉画
国画技法
-
描述:
本套绘画技法图书面向学习国画的老年人及国画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国画的便捷之路。丛书选取了国画学习中容易上手的事物,以花鸟为描摹对象,底稿请资深国画教授者描绘,附以百张白描画稿,可以让读者临摹学习花鸟的各种姿态和构图,这对于要求不高的老年人来说节省了拷贝、背临的过程,并且可以与初学者之友工笔系列技法书一起使用,直接开始接触到国画的技法。
-
我和李乐豆的朋友们
-
作者:
陈锦丞著
来源: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小说集
当代
散文集
短篇小说
-
描述: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创作的近四十篇小说、散文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是以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为题材,以文学再创作的手法,呈现了高中生学习、生活的真实状态,反映了当今高中生的理想追求和现实种种压力状况的矛盾和问题,描写了高中生苦闷与质疑、以及情感初萌等等现象。另有部分作品则是作者在学校之外对社会底层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不乏有一定的深度。整部作品虽出自一位十七岁少年之手,但驾驭语言、小说的能力较强,人物、故事像是一幅幅工笔写生画在读者眼前跳跃,生动鲜活,有生活气息。文笔老练、语言干净,纯熟,犀利风趣。对生活的观察、感觉都很敏锐,已具备较深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