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醉玲珑 中
作者: 十四夜著   来源: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 醉玲珑 中
醉玲珑 下
作者: 十四夜著   来源: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 醉玲珑 下
醉玲珑 上
作者: 十四夜著   来源: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 醉玲珑 上
漂亮主妇
作者: 任盈盈著   来源: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 本书主要介绍了几个女性在婚姻、爱情、孩子、事业之间的故事, 有杂志编辑、离婚的单身妈妈朱迪诗, 在一次采访中与商业名流相爱, 不知不觉成为自己最痛恨的角色 —— 小三。全职太太韩玲珑努力实践“完美主妇”的梦想, 可是做得越多却越感觉惶恐不安。知名外企女高管戴茜拥有看似完美的家庭, 但实际上她已极度透支, 与孩子关系疏离, 与同样事业成功的先生无性婚姻多年等。
十三太保发迹史
作者: 马强编著   来源: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历史人物   生平事迹   现代  
描述: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具规模的一所军事学校,该校孕育了无数杰出的军事将领,而蒋介石就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黄埔军校无异于中国军界的一方圣土,而蒋介石作为这方圣土大的主人,则渔翁得利,为自己培养了无数的亲信和所谓的“天子门生”。在众多以黄埔精英为基础的组织中,论其重要性和贡献度,有十三个人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康泽、戴笠、胡宗南、郑介民、贺衷寒、邓文仪、桂永清、梁干乔、肖赞育、葛武綮、腾杰、曾扩情、酆悌。由于这十三个人都毕业于黄埔军校,故被蒋介石称为“黄埔系十三太保”。他们虽然出身各不相同,性格也十分迥异,却各有所长。他们或玲珑八面、或狠辣无情、或心思缜密,因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出现的地方,一定会伴有血雨腥风。重要的是,他们对蒋介石万分忠诚。可以说,十三太保是蒋介石的重要法宝,而誓死效忠蒋介石是十三太保们核心的力量。《十三太保发迹史》以档案的形式,介绍了黄埔系十三太保发迹的故事,为读者展现了十三个各具特色的人物的“艰辛”奋斗史,再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真实的历史风貌。
民国诗风 中国现代作家旧体诗丛 萧军集
作者: 萧军著   来源: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诗集  
描述: 本书内容包括:立秋;游龙潭山;渡松花江;别侯小玲珑墓(其一);“凤去楼”吟,阶前试剑;还乡杂咏·夜征;柬友(其一);追怀鲁迅先生等。
深藏记忆遗产中的圆明园 样式房图档研究 4
作者: 郭黛姮 贺艳著   来源: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图集   圆明园   古建筑  
描述: 本书分为长春园分景图、绮春园分景图两章,分为宫门区、含经堂、玉玲珑馆、泽兰堂、狮子林、西洋楼、寝宫区等部分,主要包括:宫门区总平面图、淳化轩三友轩内檐装修平面、法慧寺琉璃塔立面等。
唐朝女人折腾史
作者: 煮酒君著   来源: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历史人物   人物研究   唐代   中国   女性  
描述: 本书写的是唐代历史女性人物,这里面有被六位帝王宠幸的政治女强人,敢爱敢恨的皇家女汉子、八面玲珑的职场绿茶婊、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场豪侠女将军、忍辱负重的美艳腹黑女,才情俱佳的贵族女文青,极致奢华的贵妇名媛。但是无一例外,唐朝的女人,都是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敢想敢拼的豪侠女、真性情。也只有大唐这样的时代,才能造就这样拥有独立人格,对梦想有追求,对生活不讲究的真女人。本书看似在写女人的故事,其实更多的是在表达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赞美,以及对人性劣根的批……
吞天决 10 众生黎明
作者: 铁马飞桥著   来源: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鼻烟壶   清代   简介   英文   中国  
描述: 陈轩终于如愿进入了仙界,并且加入了仙界的丹轩门中。之后陈轩在天星地底无意获得了龙族至宝七彩玲珑珠,并因此与龙族四杰相识……
上海象牙雕刻
作者: 胡昌民著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成功心理  
描述: 上海象牙雕刻是细花雕刻、人物雕刻、仿古雕刻等综合性牙雕品类的总称,汲取了西方文化并与本民族优秀雕刻传统相结合。素以玲珑透剔,工精艺高,情景交融和品味高雅的本地艺术特色在中国雕艺之林独树一帜。本书特将上海象牙雕刻形成发展历史、技艺队伍状况、雕刻艺术特别技巧、地方艺术特色,以及这一非物质文化特艺品类今后面对的研究、传承等议题进行整理、回顾和探讨。
< 1 2 3 4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