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宣纸油画与孔柏基
作者: 胡范铸   唐夏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纸油画   孔柏基   日常生活的神性  
描述: 油画是极其西方的一个画种,但是,宣纸油画却已然成为当代油画史上一个极富中国特质的艺术符号。对于这一艺术样式的首创和代表,一些媒体常指为沪宁等地一些中青年的画家;而对于"宣纸油画"的美学特质,一些评论也常言是以敦煌壁画造像为对象,用宣纸和油彩创作,"画风淳朴,飘逸飞动、古色古香的画派"。其实不然,中国宣纸油画的真正代表应该是著名旅美前辈画家孔柏基,发现日常生活的神性,发现日常生活的永恒价值,可以说是孔柏基宣纸油画的真正精神实质。
范亚辉作品展
作者: 范亚辉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   人民艺术家   常务理事   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国际文化   职业画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亚辉,女,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生,北京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协会会员、北京浩天国展书画院院士、世界杰出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画家、中国国际文化艺术
河北商品油画行业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作者: 路春娇   范家美   李炜   来源: 中国商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燕赵文化   品牌   商品油画   行业  
描述: 河北商品油画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间题诸多:定位低、营销差、资金匮乏等.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自身也应将目标定位于基于燕赵文化的中高端平台上,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创新能力等,以促进自身的快速、良性发展.
方太茅家:不做五百强 要做五百年
作者: 范斌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力量   方太集团   茅理翔   茅忠群   雕塑  
描述: 进入方太集团正门,一座由老中青三代人合力擎起一面大旗的雕塑迎面而来,栩栩如生,铿锵有力。茅忠群亲自策划了这座雕塑,并请父亲茅理翔在底座上亲笔题写了两个大字——捍卫。这一捍卫雕塑,表达着更加厚重的,更富有爱、信念与精神力量的传承、超越与坚守。走近茅忠群,他言语很轻却清晰有力,不急不躁,不争不辩。提及他的性
再现历史与社会的神秘拼图——萨拉·范德比克访谈
作者: 黄亚纪   萨拉·范德比克   来源: 中国摄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拉   拼贴   库斯   贾克梅蒂   元素集   美国投资银行   比克   私人生活   超现实主义   彩色相纸  
描述: 的元素有时是影像,有时利用形体或背景指涉艺术史,例如《女象柱1,2010》(Caryatid 1,2010)中德比克制作了一小号的布朗库斯(Brancusi,1876
红之外——我的红外摄影世界
作者: 范霖   来源: 中国摄影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艺术   标新立异   审美   摄影创作   习练   红外摄影   文化积淀   油画   世界  
描述: 我接触摄影已有十一个年头了,对摄影的爱好缘于自小习练油画,收集油画素材最便捷的办法就是用相机把需要用画笔表现的东西拍下来。拍多了,竟然不知不觉爱上了摄影。刚入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前进一步,我总是被欣喜和困扰包围着。此时,我才深感到摄影"水太深"。这门艺术不仅需要宽泛深厚的文化积淀、标新立异的创作思维、新奇独特的审美眼光、果断迅捷的镜头捕捉能力,还必须要有对器材和图片处理软
“高颐阙”图像再认识
作者: 李浥   范绿涵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道德伦理   神仙信仰   汉代艺术思想   图像再解读  
描述: 雅安高颐阙为神道旁的墓阙,其雕刻艺术主要集中在楼部,楼部分为枋子层—一斗拱层—一薄石层—一斗状倾壁层四层,所涉及题材内容大多源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隐藏在高颐阙浮雕图像背后的是汉代的等级意识、宗教信仰、艺术思想,对图像的再认识意在探寻汉文化独特的哲学和视觉传统。
趋近自然
作者: 范曾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是原始和早期农耕社会对人类的恩赐。因为信息的往还等于零,所以人们在一定的、不变的地域中生活,至于文化的产生,它依据的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当这样或那样与大自然的目的相侔时,便会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这文化除体现自然的目的外,还包含着人类自身的目的和需求。由于每一个族群所见、所知、所爱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于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多元的文化,在世界遥远的上古即已存在于人间。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一偏之见,所以文化往往在偏见中成长,这种偏见越烈,则其文化的独立性越著。 文化的多元还来自人类对宇宙本体的认识各有不同的集体记忆,这种认识,会渗透到他们文化的各个领域,世代传递,以致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这种传统是那样的坚不可破,成了精神维系和凝聚的元素。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是工业家和商业家们都在争取市场的过程中发现的,市场——商业的阳光是有限度的,而对阳光的争取,则正如康德所言:“犹如森林里的树木,正是由于每一株都力求攫取别的树木的空气和阳光,于是就迫使得彼此双方都要超越对方去寻求,并获得美丽坚挺的姿态。”康德以为这是一种历史的理性,今天全球经济的趋向一体化,证明了康德的伟大预言。
食药兼用无花果
作者: 熊范幼   来源: 食品与生活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花果树   无花果酒   食药兼用  
描述: 无花果,别名文仙果、品仙果、奶浆果、映日果、隐花果、明目果、蜜果、优昙钵、天生子等,它的故乡在地中海和亚洲西部,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称道颂扬。远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浮雕上就有无花果的图画;古代希伯来文的经典上,也有无花果的记载。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载入史册已4000多年了。 在历史中记载的许多神话中,
三星堆青铜人像雕塑艺术研究
作者: 范小平   来源: 史前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人   铜饰件   三星堆文化   铜立人像   号商   三星堆遗址   群体组合   雕塑艺术   青铜文化   兽面  
描述: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了公元前13~11世纪的913件青铜器,包括111件人像(包括人面具、兽面具、人头像、大小全身人像)艺术品和802件礼器、乐器、兵器、铜树及一批青铜饰件,以整体数量的分群体组合(人像类,礼器类)产生了一种特有的爆发力。其中人像类艺术品占整个青铜器的12.7%。本文仅对其中的属于全身造型的青铜人像艺术进行研究。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共计出土了大小青铜全身人像19件。其中立人像4件,大立人像(K2②:149,150)、小立人像(K②3:292—2)、兽冠人像(K2③:264)、站立于
< 1 2 3 ... 96 97 98 ... 126 127 1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