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孙继芳绘镜花缘
作者: 清 孙继芳绘   张玉范 沈乃文主编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地点:   年代:   工笔画(学科:   人物画   中国   清代)  
描述: 本书是作者根据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绘制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工笔花鸟入门
作者: 范新国著   来源: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鸟画:工笔画   工笔画:花鸟画   技法(美术)  
描述: 工笔花鸟入门
范金镛工笔画珍品
作者: 范坚主编   来源: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清后期   工笔画   作品集   中国  
描述: 金镛先生是我国晚清著名工笔画家,江西新建乐化人,其工笔画作上继宋元遗风,下涉恽南田等一派后尘。师法自然,形神兼备,严谨工整,以书法入画,乃中国工笔画中之精品。
中国画教学大图典 写意山水卷
作者: 范扬等编   来源: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重彩   年代:   中国   现代)   工笔重彩(地点:  
描述: 中国山水画是一门独立的画科。自古以来,流派纷呈,技法多样,但大体可分为工笔青绿和水墨写意两大类别,一工一写,各臻其妙。魏晋时期,山水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尚在“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稚嫩阶段。那时,山水画的功用在于象征性地描述环境。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有勾无皴,设色浓丽,描绘春山平湖,咫尺千里,这幅作品标志着山水画科的正式独立。
消费文化审视下的艺术链条:从艺术被消费谈起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政治   链条   全球化时代   文化形态   文化逻辑   消费时代   艺术演变   文化审视  
描述: 本期主题:艺术与消费文化 编者按:"艺术与消费"是十五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旨在探讨当下消费时代环境下的文化形态;艺术演变和艺术与经济之间的消费文化逻辑.自中国的艺术市场出现"井喷"以来,艺术与资本之间便步入了一个新的语境,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本届论坛便是切中当下的文化脉搏,提出了"艺术与消费"这样一个问题,以引起对当下不可回避的时代特性中的艺术境遇之探索与争论,以此来梳理和认识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所应担负的责任、立场、应对措施.这些问题在本栏目所刊的文章中,以不同的视角对这一主题涵义做出了深刻、精到的论述与阐释,刊发于此,以与广大读者"消费".
雕塑行业生态建设的现实与应对策略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对策略   改革发展   生态系统   艺术市场   自然界   行业发展   艺术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协调发展  
描述: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自然界亿万年的生存竞争,早已将多余环节剔除,使得存留下来的物种都在系统中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发挥最大的效应。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界,但要维持一个系统的有机运转、协调发展,“定位准确、职责明确、监督有效、资源优化配置”的事物发展原则仍然适用。这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雕塑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炳灵寺石窟历史性的多样取向
作者: 范宏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   窟龛   塑像   炳灵寺  
描述: 本文从炳灵寺石窟历史性的多样取向入手,阐述了炳灵寺石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凿及造像的不同风尚。并根据遗存的题记、窟龛、雕像的演变与发展,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的犍陀罗风格及盛唐佛教本土化的辉煌历程。对炳灵寺石窟艺术的考古研究,遗迹断代提供了标识,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策展人语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提名   策展人   方法论   艺术家   展览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的举办,可以说了却了我自2005年“黄天厚土雕塑大展”之后的一个心愿。我从多年前便开始陆续组团在美国、韩国、
“我雕故我在”与职业雕塑家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我   职业   艺术创意   著作权   行业导向   艺术家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描述: 《我雕故我在——首届中国职业雕塑家作品联展》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又一次具有艺术创意定位的举措。"职业雕塑家"是对于雕塑家群体提出的另外一个标准,一个能够体现出水准、道德、操守的新"军团",它应该成为标志中国"职业的"雕塑家的最高水平和具有行业导向的群体,成为一个新的标尺和新的艺术展示平台。
关于泛雕塑——兼及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化   艺术实践   社会责任   审美意识   艺术家   文化创意   艺术品   知识产权保护   雕塑艺术   现当代  
描述: 泛雕塑的提出是为了对雕塑艺术有一种新的认识,融合传统与现当代,学院与民间、材料与科技等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成果,发掘彼此的体验与经验,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文章以新的视角对泛雕塑的概念以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方面做了论述。
< 1 2 3 ... 80 81 82 ... 126 127 1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