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范】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7 条
-
浅析油画作品创作
-
作者:
范译匀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写生
油画
-
描述:
一幅好的油画作品往往是作者经过相当长时间思考和艺术创作所得的结果。好的油画作品可以直接反应作者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一幅作品的使命,即表达作者的情感,回归艺术的本源。油画创作是作者与作品间交互的过程。
-
探讨美术教育中油画创作的启发与地位
-
作者:
范旭苗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教学
油画创作
-
描述:
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上,油画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现代美术教育过程中,油画的创作内容极其广泛,并且在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支持下,用于油画创作和学习的相关材料、内容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通常能够情况下,开展美术教学时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是重点教学内容,在这一前提下,对儿童的想象、创造能力进行启发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美术教育中油画创作的启发与地位进行可研究,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油画教学水平。
-
王志林花鸟画研究
-
作者:
范增良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墨分五色
积墨
兼工带写
写意画
骨法用笔
六法论
形式美感
不似之似
用墨
-
描述:
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国画按题材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以表现花鸟、鱼虫为主。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的一种,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河中,写意花鸟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适应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形成了以寓意为归依的传统。
-
物以神聚:品鉴范扬中国画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之美
主题性
形式语言
思想观念
对景写生
挑战自我
民间美术
品鉴
范扬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范扬先生在当代中国画坛富有盛名,从1984年创作的大幅主题性作品《支前》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开始,几十年来,他在艺术上激情涌发,以开阔的思想观念不断探索,笔耕不辍。他的画路宽广,山水、花鸟、人物皆长
-
关切现实——论冯少协的油画创作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同情感
中国艺术
艺术创造
语言表达
现实世界
油画创作
“天下”
-
描述:
冯少协,1964年生于广东普宁,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木学研究生班。现为广州画院画家,广东省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关注中国文化市场——冯少协艺术作品展》, 2006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东的鸽子——冯少协油画作品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2006年11月此展览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随后将到美国、法国、俄罗斯、埃及等国进行巡展。
-
简述中西艺术之结合与融合——从吴冠中、朱德群的艺术风格谈起
-
作者:
范小伟
彭力晖
杨帆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德群
油画艺术
艺术风格
中国绘画艺术
吴冠中
中国画
-
描述:
无意间在网络上看到电视栏目《大家》对吴冠中、朱德群(下文简称为吴、朱)两位先生的采访,感慨万千,尤其是吴、朱对中国画、油画艺术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吴毕生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方面,而作为吴的同学,朱则把中国画及书法的东方韵味融入到抽象绘画中,使其立足于西方油画界。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以及中国油画高等教育的问题。
-
水墨中国
-
作者:
范曾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中国画源于生命 水墨水墨,水沾了墨,然后墨分五色,虽然美誉涂颜色,却五彩纷呈,它会使你感到春天的绿,秋天的黄,夏天的红,冬天的白。而水、墨和中国画的纸,这些都是水滋养出来的。而中国的笔墨到纸上,它的渗透过程,也是水在起作用,水是中国画的生命,而这个水墨又渗透宣纸,甚至到后面去。 中国的笔、墨、纸有生命的内在联系。在纸上,水墨是那样融洽,能够升华出那么美的东西。 中国画是哲学的 中国画,首先是哲学的。这个时代的界定可以从西方苏格拉底诞生到亚里士多德去世将近两百年时间,中国则可以从孔子诞生到庄子去世,也大体两百年时间。他们相互交错地存在于世界上。 东方是重经验、重感悟、重归纳,最后能够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
-
浅述古埃及的历史与陶工艺
-
作者:
范松华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埃及文明
历史沿革
陶工艺
设计文化
-
描述:
古代埃及文明完全是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泛神论的宗教信仰而发展的,被埃及人视为生命线的尼罗河,是埃及辉煌文化的源泉。古埃及在历史上有黑土之国之誉。这种黑土异常肥沃,每年都能给埃及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埃及人利用这种泥土制成砖瓦和陶器。其中尤以一种在整个土红色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色对比,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的被称做黑顶陶器的陶制品最具有代表性。代之而起的是彩绘陶器的出现,这时陶器在装饰的形式上深受西亚风格的影响。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和制陶技术的进步,也曾出现过一种脱胎于石制容器或金属容器而形成的洗练而优雅的陶器造型风格,并且陶器表面被砑磨得更为光洁。另外普遍使用陶轮后,在古埃及的一些墓室的壁画和浮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制陶工艺的过程和使用陶轮成型的例证。从第十八王朝中期开始,陶器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古埃及的陶工艺制品虽然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涵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要素。
-
民族自信与理论自觉:新中国美术创作与研究
-
作者:
范达明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佐恩
山东美术出版社
淡彩
中国绘画史
副总编
水彩艺术
一朵花
美术展览
阿尼
书画家协会
-
描述: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开辟了道路。17年时期(“文革”前)所成功确立的中国油画与中国画两大画种并存发展的基本构架,为新中国在文化与美术上真正建立起“民族自信”奠定基础;新中国美术研究与批评的“理论自觉”,突出表现在新时期对于美术学的学科建立与学术建设上。文章从九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学科学术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当前应迫切关注的问题。
-
居深履厚—邹传安从艺50周年画展前言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省新化
文史研究馆
一级美术师
精研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邹传安
湖南师大
职业画家
水车镇
-
描述:
邹传安字书靖,斋号“知止”,1940年生,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人,职业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一级美术师。邹传安先生是一位受人敬慕的画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他的工笔画作品每有展示,都以精研传统、探索开拓的新样令画坛感受启益,为之注目。由于他长居湖楚,后又淡隐于南国深圳,人们少有机会看到他的艺术总貌。此回,他的作品得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