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范】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 条
-
江西文物概述
-
作者:
许智范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江西省
鄱阳湖
江西地区
毛泽东
纪念馆
明清时期
文物
白鹿洞书院
井冈山
-
描述:
江西文物概述
-
江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作者:
许智范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景德镇
开发利用
三清山
庐山
古墓葬
纪念馆
江西
文物
瓷器
-
描述:
江西负江依湖,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名胜古迹众多,革命旧址遍布全省,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振兴江西、实现四化,是一项价值很高的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浅议磁州窑和吉州窑
-
作者:
范凤妹
申夏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白釉
景德镇
透明釉
磁州窑
青州窑
吉州窑
绘画
化妆土
表现主体
-
描述:
浅议磁州窑和吉州窑
-
江西古陶瓷研究概述
-
作者:
许智范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印纹陶
江西省
洪州窑
吉州窑
文物
研究概述
中国古陶瓷
原始瓷器
-
描述:
江西古陶瓷研究概述
-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元瓷珍品
-
作者:
范凤妹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花瓷
元青花
景德镇
牡丹纹
江西省
釉里红
古城遗址
着色剂
一次烧成
-
描述: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元瓷珍品
-
江西宋代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器
-
作者:
范凤妹
吴志红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墓主
底径
瓷盒
青白瓷
公元
江西
瓷业
北宋
墓志
-
描述:
驰名世界的我国制瓷业,在宋代有了蓬勃的发展,成为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是当时全国著称的名窑。这些名窑林立,遍布全国,构成了我国瓷业繁荣兴盛的空前景况。
-
高可靠性微波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制作
-
作者:
曹良足
胡鸿豪
金光浪
范跃农
杨波
来源:
压电与声光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滤波器组
可靠性
介质陶瓷
-
描述:
介绍一种微波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该滤波器组由6个不同频率但大小一样的介质滤波器组成的。每个介质滤波器是由一个介质陶瓷块、两根同轴引线和双层外层构成,其结构牢固,体积小,温度稳定,能经受各种环境试验。该滤波器已用于多路通讯系统中。
-
ZnO纳米片生长过程的研究
-
作者:
范学运
王艳香
余熙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片状结构
三聚磷酸钠
修饰形貌
氧化锌
-
描述:
本文研究了以碱式硫酸锌为前驱体,三聚磷酸钠为表面改性介质,水热法获得ZnO片状结构的形成机理以及工艺参数对ZnO晶体形貌的影响,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得ZnO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根可以修饰ZnO晶体的生长形貌,限制沿c轴方向的快速生长,而向二维空间发展形成片状结构。改变三聚磷酸钠的浓度和水热溶液pH值,所得ZnO晶体的形貌发生变化,当三聚磷酸钠的浓度为0.1mol/L,pH值为9~10时,180℃水热28h可获得厚度小于50nm的六角形片状ZnO晶体。
-
压电单晶悬臂梁的输出电压测试分析
-
作者:
王青萍
范跃农
王骐
姜胜林
来源:
电子元件与材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量收集器
压电单晶悬臂梁
开路电压
有限元仿真
-
描述: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压电单晶悬臂梁进行仿真分析,再经实验,研究了基板材质、粘结胶、激振力加速度和激振频率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模量较大的基板能提高输出电压,采用不导电胶比导电胶的输出电压大;压电悬臂梁对激振频率有很好的选择性,当频率为33 Hz时,输出电压为25.3 V;这有助于优化器件结构,设计出理想的压电能量收集器件。
-
浅谈清德化窑青花绘画技法
-
作者:
范佳平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青花瓷器
景德镇
相结合
德化
绘画技法
中国画艺术
人物画
陶瓷艺术
明清时期
-
描述: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颜色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等等,在技法上又可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各有特色,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黑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中国画艺术繁花似锦,中国陶瓷艺术瑰丽多彩,二者结合最早出现在唐代,成熟于元代,特别是明清时期,陶瓷艺术家充分发挥陶瓷传统艺术特长,结合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使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紧密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