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基于文化自信的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
作者: 范丽君   李文瑾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传承   陶瓷文化   文化自信   发展  
描述: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课题,这不仅表达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更多的是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景德镇陶瓷文化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载体。文章分析了文化自信与景德镇陶瓷文化之间的关系,继而探讨了如何基于文化自信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景德镇进坑古村落旅游景观环境改造探讨
作者: 徐进   范学唯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环境改造   古村落  
描述: 对进坑古村落目前的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新形势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出发,对景德镇进坑古村落的环境改造方法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实现更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
消费文化审视下的艺术链条:从艺术被消费谈起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政治   链条   全球化时代   文化形态   文化逻辑   消费时代   艺术演变   文化审视  
描述: 本期主题:艺术与消费文化 编者按:"艺术与消费"是十五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旨在探讨当下消费时代环境下的文化形态;艺术演变和艺术与经济之间的消费文化逻辑.自中国的艺术市场出现"井喷"以来,艺术与资本之间便步入了一个新的语境,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本届论坛便是切中当下的文化脉搏,提出了"艺术与消费"这样一个问题,以引起对当下不可回避的时代特性中的艺术境遇之探索与争论,以此来梳理和认识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所应担负的责任、立场、应对措施.这些问题在本栏目所刊的文章中,以不同的视角对这一主题涵义做出了深刻、精到的论述与阐释,刊发于此,以与广大读者"消费".
雕塑行业生态建设的现实与应对策略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对策略   改革发展   生态系统   艺术市场   自然界   行业发展   艺术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协调发展  
描述: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自然界亿万年的生存竞争,早已将多余环节剔除,使得存留下来的物种都在系统中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发挥最大的效应。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界,但要维持一个系统的有机运转、协调发展,“定位准确、职责明确、监督有效、资源优化配置”的事物发展原则仍然适用。这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雕塑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炳灵寺石窟历史性的多样取向
作者: 范宏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   窟龛   塑像   炳灵寺  
描述: 本文从炳灵寺石窟历史性的多样取向入手,阐述了炳灵寺石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凿及造像的不同风尚。并根据遗存的题记、窟龛、雕像的演变与发展,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的犍陀罗风格及盛唐佛教本土化的辉煌历程。对炳灵寺石窟艺术的考古研究,遗迹断代提供了标识,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策展人语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提名   策展人   方法论   艺术家   展览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的举办,可以说了却了我自2005年“黄天厚土雕塑大展”之后的一个心愿。我从多年前便开始陆续组团在美国、韩国、
“我雕故我在”与职业雕塑家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我   职业   艺术创意   著作权   行业导向   艺术家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描述: 《我雕故我在——首届中国职业雕塑家作品联展》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又一次具有艺术创意定位的举措。"职业雕塑家"是对于雕塑家群体提出的另外一个标准,一个能够体现出水准、道德、操守的新"军团",它应该成为标志中国"职业的"雕塑家的最高水平和具有行业导向的群体,成为一个新的标尺和新的艺术展示平台。
关于泛雕塑——兼及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化   艺术实践   社会责任   审美意识   艺术家   文化创意   艺术品   知识产权保护   雕塑艺术   现当代  
描述: 泛雕塑的提出是为了对雕塑艺术有一种新的认识,融合传统与现当代,学院与民间、材料与科技等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成果,发掘彼此的体验与经验,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文章以新的视角对泛雕塑的概念以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方面做了论述。
朱铭的雕塑艺术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碰撞   返虚入浑   艺术创造   新加坡   民间艺术   太极   作品   雕塑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馆  
描述: 多年以来,我一直期待朱铭先生的作品有机会在北京展出,我相信,中国大陆雕塑界和美术界的同仁们都有这种期待。朱铭先生作为著名雕刻艺术家的名望和他在雕刻艺术上的卓越创造,是我们了解和敬重的。在现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情境中,他以充沛的睿智、非凡的胆魄和勤奋的劳作,在雕刻艺术上取材现实,参悟生活,收揽自然神韵,吸纳造化之气,创造出了深含东方文化内蕴而又独具个性面貌的雕刻风格,在中国雕刻艺术的当代承传与开拓上堪称重量级的楷模。
解析艺术银行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机构   德意志银行   金融机构   瑞士银行   摩根银行   艺术品收藏   解析   影响力  
描述: 雕:您怎么理解艺术银行?:艺术银行通常指银行开设与艺术品收藏有关的业务,在国外并不稀奇。瑞士银行、JR摩根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一些世界著名金融机构都有这方面的业务。但是在国内,艺术银行还是一个新领域,尽管有些艺术机构和金融机构开始介入,但目
< 1 2 3 ... 67 68 69 ... 112 113 1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