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作家梁信与电影《红色娘子军》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老年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祝希娟   热带丛林   《红色娘子军》   陈鲤庭   谢晋   军区政治部   解放军文艺奖   上海电影制片厂   中短篇小说   眉头紧锁  
描述: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一部电影《红色娘子军》,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代中国人。作为这部电影的编剧,老作家梁信不愿多谈自己,而是一直强调:如果没有导演谢晋,没有当时的上影厂厂长陈鲤庭,没有演员祝希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被观众追捧的作品。"我原来是个‘武艺’工作者"梁信的家,位于广州军区政治部干休所内。客厅里挂着一幅老作家的大型油画。画面上的梁信一身戎装,眉头紧锁,庄严雄壮地立于天地间,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幕后故事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去安源》   中国人民大学   安源工人运动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高年级学生   故事   毛泽东思想   油画  
描述: 偶然机会介入创作 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青年教师张培森等人自发筹办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起初,展览的筹备者选中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位姓赵的高年级学生,去参加筹办展览并完成一幅油画的创作,但此时他正在大连老家探亲。
老作家梁信:《红色娘子军》改变了我的人生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意志   广州军区   作家   政治部   文艺工作者   《红色娘子军》   画面   人生  
描述: “我原来不是文艺工作者,而是‘武艺’工作者” 梁信的家位于广州军区政治部干休所内。踏人梁信家的客厅,最先映人眼帘的便是墙上那帧名日《梁信》的大幅油画。画面上的梁信一身戎装,眉头紧锁,雄姿英发地立于
刘春华与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老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安源工人运动   毛主席   美术学院   中共党史   青年教师   高年级学生   展览会   毛泽东思想   油画  
描述: 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青年教师张培森等人自发筹办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展览的筹备者希望能有一幅反映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的油画参加展览,最初选中了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位姓赵的高年级学生来完成,但此时他正在大连老家探亲。由于筹备单位决定一两天内就出发去安源,却又苦于一时无法联系上他,于是经人推荐,年仅24岁的刘春华(原名刘成华)临时顶替介入了这个展览。他接受
浅谈宋代玉器
作者: 李春英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雕塑作品   宫廷   造像风格   艺术品市场   雕塑艺术   佛教造像  
描述: 中国玉器发展至宋代又进入了一个灿烂的阶段。它以中国传统纹饰和自然写实为主,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情趣,描写生活中美的动态。此时的艺术作品,没有过分的矫揉造作,比较接近现实。同时也比较讲究细腻纯洁、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给人一种清新舒畅、自然恬静的含蓄美。摆脱了礼制的束缚,完成了向世俗化、生活日用化的转型,与当时的绘画、雕塑工艺同步发展。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虽然在政治形势上,宋、辽、元不断地侵吞征伐,但在经济上又互通贸易,文化交往也十分密切。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更为活跃,玉雕工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都市文化消费大写真
作者: 张英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动向   当今中国   中年人   都市   三棱镜   成人   辨虚实   家教   文化消费   大中城市  
描述: 成人家教书画收藏庭聚会购买电脑中国人新兴的文化消费潮也许你不在乎,也许你不在意,但有一事实却无论如何也会充分感受到,在当今中国的消费大潮中,文化消费正以其独有的风格和气息,日渐成为中国都市消费领域中的一朵别致、斑斓的浪花,它就象一个五彩缤纷却难辨虚实的三棱镜,折射着文化消费活动中的你、我、他……书到用时方觉少求知路上成人多当今中国,不论你是谁,时刻都面临着时代和周围同行们的挑战。我国现在40岁上下的中年人,都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那场十年浩劫,且不说年华是否虚度,但象眼下急需的经济与外语方面的知识,在那时却是很少有人稍有深究的。那就只好留在今天把这一课补上了。应成人求知潮之需,中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设有各种培训班及成人家教服务。自然,申请学
世纪启示
作者: 尹英希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化成   灵魂   新世纪   探测   五彩缤纷   死亡   人生   海明威   隧道  
描述: 作为一个生命来到世上是幸运的。那春夏秋冬的轮转,那日月星辰的变换,那风、那雨……给我们生命丰厚的季节,作为生命来到世上同样是悲哀的,无论今天你如何辉煌显赫,或暗淡无光,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或是苦难贫民,生命终究要远你而去,谁也无法留住时光和青春,生命终究要化成泥,化成风,化成气。生命是短暂的,但灵魂可以永恒。每个生命可以凭借一种属于自我又属于人类的东西在历史的城墙上发光,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段故事,或是一种人格。如果生命的根扎得很深,太阳就不会死,土地不会死,生命就会在五彩缤纷的光泽中指向郁郁葱葱,生命的未来便昭示壮丽辉煌。对于一个先觉的生命,死亡也许是美丽的选择,多少文人墨客企图开掘一条精神隧道,穿透生命的障碍,解剖人生所有的灵魂。这种伟大的动机,也是危险的探测。海明威、三毛等许多文人终究在探测人生的途中自杀,对他们而言,死亡是一种
设计的思辩
作者: 俞军海   黄英杰   汤重熹   来源: 时代建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辩   形象思维   高情感   信息   现代艺术   设计领域   设计师   逻辑思维   人类   符号学  
描述: 艺术和科学现代人都不能否认,也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电脑艺术正在向人类艺术逼近。从电波极导中不时传来的诸如计算机可以萤光屏为“画布”作画,电脑可以在一个蓝本的基础上进行动画片的设计,并可以在三维计算之后,复制出酷似模特儿的雕塑……。凡此种种,都已不是什么虚构的奇谈,而是确确实实发生
论油画中的情感色彩表现
作者: 杨英   来源: 时代农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   情感色彩   油画  
描述: 在优化中表达情感有多种方式,其中,通过油画的情感色彩来表现,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文章主要研究了油画中的情感色彩表现形式,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应用情感色彩表现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油画创作带来参考和借鉴。
< 1 2 3 ... 145 146 147 ... 188 189 1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