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鄱阳湖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Ⅱ)——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
作者: 倪才英   汪为青   曾珩   黄和平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区位商   生态外溢功能   鄱阳湖   双退区   生态补偿标准  
描述: 引用区位商理论计算得出鄱阳湖的一级主导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存在价值、二级生态功能是调节径流和气候、水质净化和水分供给为一般生态功能.生态区位商大于1的一、二级生态功能被认为具有外溢性,这些外溢
陶瓷文化与陶瓷美术教育的关系
作者: 冯绍华   唐圣耀   冯绍文   邓俊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陶瓷文化  
描述: 以文化,教育的角度,先从源到流对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进行回顾,再论及陶瓷文化和陶瓷美术教育的关系,以及陶美教育的具体教学思想、方法等,以期通过陶美的教育平台来弘扬、发展陶瓷文化.
青花瓷装饰是中国画技法的延伸
作者: 乐茂顺   廖志英   简丹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装饰   国画   国画技法   陶瓷技法  
描述: 纵观青花瓷装饰从内容到技法都是中国画技法的延伸,它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共性的一面多于个性的一面。它不完全是国画技法的翻版,它具有青花工艺用笔的艺术语言美。更具有青花绕成后变化的材质的美。当然用青花料画青花瓷作品,可以表现出中国画技法的形式美,所以说青花瓷装饰是中国画艺术综合的延伸。
探析景德镇清三代瓷绘松鼠纹的艺术风格
作者: 刘志英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上跳   釉上彩   陶瓷艺术家   艺术风格   葡萄纹   芳醪   清三代   日用瓷   装饰手法  
描述: "满榼芳醪手自携,陂湖南北埭东西。茂林处处见松鼠,幽圃时时闻竹鸡。"这是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写的诗《初春幽居》,诗中为我们展开一幅茂林深处的别致之景,松鼠在清静的环境下上跳下蹿,竹鸡在无人打扰之下悠然鸣叫。松鼠是幽林中可爱的小精灵,鼠在十二时辰为子,喻
浅谈原始陶器纹饰的实用性
作者: 陈明英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饰   原始陶器  
描述: 原始陶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株瑰丽之花,其自由洒脱的装饰纹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在诸多纹饰中,有浅显易懂者,但更多的是令人疑惑的抽象符号。它们是基于实用还是审美为前提而产生的?本文试从原始先民的生活需求入手,对原始陶器纹饰的起源进行探讨,以期论证原始陶器纹饰的产生与生活实用之间的联系。
《空中的鱼》
作者: 陈明英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饰   原始陶器  
描述: 《空中的鱼》
廖志英陶瓷藝術
作者: 廖志英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现代陶艺   会员   景德镇市   作品   美术家   景德镇陶瓷   艺术学院  
描述: 廖志陶瓷藝術
浅议青花瓷文化
作者: 英海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文化   文化特征  
描述: 青花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是陶瓷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之一,一直被誉为国瓷。她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采,处处给观者美的享受与启迪。本文阐述了青花瓷的文化特征和意蕴等内容。
宋孩儿瓷枕
作者: 刘桂英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烧制   宋代   景德镇   花纹装饰   釉色   手工业   北宋   瓷器   定窑白瓷  
描述: 北宋制瓷手工业在唐和五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发展和成就。产品在质地、釉色、式样和产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代。瓷窑的出现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三十多处。各地窑户为满足社会上各阶层人民的需要,烧造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瓷器,制瓷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能烧制各种釉色的瓷器,如钧窑的天蓝瓷、景德镇的粉青釉、龙泉窑的影青瓷、定窑的白釉瓷等,有如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由于各地瓷窑所烧瓷器的工艺、釉色、造型和花纹装饰的不同,使宋代逐
一种设计可逆电池的教学方法——“添配法”
作者: 喻殿英   来源: 大学化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逆电池   阳极组   阴极组   非电解质溶液   教学方法  
描述: 一种设计可逆电池的教学方法———“添配法”喻殿(景德镇陶瓷学院基础课部333001)在物理化学课的电化学教学中,为了将化学反应设计成为可逆电池,作为一种教和学的方法,笔者在这里提出了“添配法”。一个化学反应,例如Ag2O的生成反应2Ag(s)+12...
< 1 2 3 ... 12 13 14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