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借思古之幽弦 奏伤时之悲歌:辛词以典寓怀艺术手法浅说
作者: 余秋凤   余昌江   来源: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辛词   以典寓怀  
描述: 本文分析了辛弃疾代表词作,概括出以典寓怀是辛词的重要艺术特色。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用典繁富,叹为观止;二是贴切自然,不着痕迹;三是反用其典,翻出新意。词人借思古之幽弦,奏伤时之悲歌,产生了大批以典寓怀之佳作。
都作黄梅县里腔
作者: 桂遇秋   来源: 湖北文史资料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全一样   师傅   乐平   演唱风格   抗日战争时期   黄梅采茶戏   黄梅县   民国年间   浮梁  
描述: 都作黄梅县里腔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若干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 徐序   郑秋南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计物理   热力学   教学方法  
描述: 热力学统计物理是本科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教学,排除学生心理障碍,详细阐述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两种方法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课程理论框架。
80岁的拉坯高于
作者: 肖秋生   来源: 特别健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环境装饰   陶瓷艺术   应用  
描述: 瓷都景德镇,在老窑博览区那砖木搭建的古老坯房里,80岁的老艺人王炎生坐在“辘轳车”前,用一根搅车棍拨动着“辘轳车”,轮盘立时旋转起来,一块泥料在他的手中,瞬间就变成了一只大碗,那么圆,那么大,那么薄,轻盈地托在他的掌上.他像魔术师一样神奇的手,看得人们惊叹不已.其实,王炎生最拿手的绝活儿是拉多节葫芦瓶.在景德镇,能拉出这绝活儿的人,不过两三个,他是拉得最好的.他是拉坯行当中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手艺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兴之所至 美在途中
作者: 吴秋发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山水画家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艺家   瓷板   谢克   怡情   乐平市   颜色釉  
描述: 如今,青年陶艺家谢克峰仍然延续山水题材,在陶瓷领域里,赢得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谢克峰出生于江西乐平市,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师从当代著名山水画家董继宁先生。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借山水怡情,以笔墨抒写胸中意气。小小的
刍议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作者: 李艳秋   来源: 科技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物资供应   供应链管理  
描述: 本文主要从电力企业推行物资供应链管理决策的重要性及物质供应链管理与物资供应管理的关联的分析,阐述了从供应链的角度窥探当前电力企业物资供应中的问题,指出了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的现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略谈青花大王王步先生的青花分水
作者: 夏春秋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分水   景德镇   国画   清朝   艺术效果   创作   陶瓷釉   刻花   作品   艺术特色  
描述: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江西省丰城县人,在他晚年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包括国画)落款常署陶青老人,他于1907年从老家来到景德镇从事陶瓷绘画直至1968年病逝,长达60余年,一生当中所创作的釉上、釉下、堆雕和刻花作品数以万件,在所有作品中,尤为突出的莫过于青花汾水。王步先生于1898年生于景德镇,其父名秀春,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秀的青花绘画高于,在其父的
作品·我
作者: 李万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工作室   雕刻艺术   雕塑  
描述: 作品本身就像一碗汤,首先是鲜香,喝着喝着就是荡漾。美呀!还有一点点凄凉。每件作品对于我就像佛陀的一束光。这束光笼着自己,放飞的灵魂,飘去远方。记得多年以前,我做过一件人体,那时应该是本科毕业,工作室里只有我一个人,看着柯南,每天从早到晚地做,一个夏天快要过去了,可却做不完,我就那样做着,自负骄傲。一个中午,终于有人来看我,我想和他说话却因太久没说话而说不出话了。回到工作室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哭了,
大同下华严寺辽代菩萨头冠的艺术特点
作者: 郭秋英   王丽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释迦牟尼佛   舍那   山西大同   辽代   华冠   佛坛   藏经殿   毗卢遮那佛   佛教艺术   华严  
描述: 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自辽代中叶以来即为华严寺的藏经殿。殿内宽大的凹形佛坛上,依开间塑有三铺像,现存辽代彩塑29尊,各铺均以结跏趺坐佛为中心,左右配置弟子、菩萨像。当心间7尊,主佛为卢舍那佛,北次间9尊,主佛为毗卢遮那佛,南次间9尊,主佛为释迦牟尼佛。佛坛四角立护法四大天王像,构成一堂诸佛讲经的生动场面。
心语
作者: 李万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诗意   作品   研究生  
描述: 一、深埋的诗意来源 在研究生的3年里,我做了很多作品,也去了很多地方.很多的机缘下,西藏,去了不止一次.我的作品某种意义上是以西藏为主题的.为了这次的创作还专程去了两次藏区.可以说这个地方是一个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时常出现在我的心里和梦里.西藏挺神秘的.当然这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因景生情,因情生意,因意而有魂魄,因有魂而有诗意.这种灵魂和诗意就像我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所写的那样,那是仿佛中世纪骑士精神传统影响下的雕塑作品能给人的震颤一般,是没有任何谄媚之情的崇高感,让人要去平静感受和顶礼膜拜的巨大力量.这个地方,它深埋在我的情感之中,很少被唤醒,不被唤醒的原因就是它离我太近了.这个地方崇高又朴素,那么有人情味却又离我们很远,高高在上就像天的镜子.
< 1 2 3 ... 85 86 87 ... 88 89 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