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题
-
作者:
梁大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题
事物规律
普遍性
-
描述:
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生老病死……循环无休。提取这种抽象元素,寻找事物规律的普遍性。
-
安吉孝丰东山窖藏出土的清代瓷器
-
作者:
张秋华
来源:
东方博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窖藏
安吉
瓷器
-
描述:
1986年安吉县孝丰镇东山村出土一批窖藏瓷器,有青花、粉彩、白釉红彩、白釉瓷,器型包括碗、杯、碟、盘等。根据器物特征,其年代为清代嘉庆至道光时期。从器物的属性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这是一处为了躲避战争而形成的埋藏遗存。
-
2015年伦敦弗雷兹艺术博览会
-
作者:
杜思秋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雷兹特色项目
弗雷兹艺术博览会
雕塑公园
弗雷兹谈话
-
描述:
弗雷兹艺术博览会包括了马特斯特弗雷兹、纽约弗雷兹和伦敦弗雷兹。伦敦弗雷兹艺术博览会创办于2003年。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博览会,其参展作品的新锐度、全新的品牌联合运营方式、以及在公众领域传播的影响却对巴塞尔等资深的艺术博览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2015年伦敦弗雷兹艺术博览会包括伦敦费雷兹、雕塑公园,弗雷兹谈话和弗雷兹项目等特色板块。
-
马惠龙诗境·风景系列作品中的怀旧题材
-
作者:
孙秋芳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大理
古镇
油画
-
描述:
每个年代都有其标志的东西,比如80年代的四大天王,90年代的还珠格格,00年代的TFBOYS,我想马老师生活的年代也有他所依恋和追忆的贵如珍宝的东西,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圈.可以是与他一同长大的房子,可以是当时八百里清澈见底的滇池,可以是穿梭着解放牌自行车的昆明.马老师说:"每个画家在风景写生中是有选择的,这样的选择就是个性的倾向,艺术中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有不同思考,它的魅力在于不同结果.个性就是差异,有文化承载的个性是有品位的."
-
七月芳菲比雁来
-
作者:
刘丽秋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正
富裕老窖
酿酒企业
小桥流水人家
老窖酒
文化底蕴
龙腾
人工繁殖
有朋自远方来
湿地自然保护区
-
描述:
七月的天空,明媚而澄清,微风轻拂,没有八九月份的酷热,万物生灵悠然自得。人生最好的事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草青花艳之时,迎来了北极光杂志社的朋友,一起畅游富裕风光。龙腾,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因航拍上蜿蜒的河流,像是一条巨龙,因而得名龙腾。从富裕出发沿着公路向南百余里,便到了龙腾山庄的地界。走入我们眼中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和水草,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微
-
彩色沙林
-
作者:
一秋
来源:
林业与生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绚烂夺目
感悟生命
彩色沙林
蝶兰花
南高原
亦真亦幻
高原型
五彩斑斓
沙雕节
世事无常
-
描述:
落在彩色沙林这片土地的脚步声很轻,因为我不敢惊动这里所有的生灵。在洒满阳光的南高原,在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的地盘上,延绵的山峦间,静静卧下这一片五彩斑斓的林子,卧下沙与土缠绵的身姿,卧下充满生机的冥冥灵性。晨迎朝霞,暮送夕阳,踯躅季节的凋零与盛放。层峦垒峰,沙崖、沙柱、沙峰恬静地铺排金黄、白、红、灰、黑、青、绿、蓝等颜色,朝阳下及观赏
-
青花骨韵
-
作者:
吴秋发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画法
书画创作
黄卖九
康熙年间
古窑
陶瓷绘画
陶艺创作
骨韵
颜色釉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在陶瓷绘画中的创作离不开水,而青花瓷里有一道最为重要的技法就是分水,这种技法在康熙年间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青花的一个典型。中国画材料笔、墨、纸、砚。墨又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就单论与其有直接关系的就是"水"了。水分的多少决定了它的定性,所以书画创作中"水"很关键!古今大家
-
雕塑设计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
作者:
郭秋英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数码设计
人性化
雕塑
-
描述:
随着雕塑形式的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的塑造手法被运用到雕塑创作中,也包括利用计算机很多软件来制作虚拟模型,进而"打印"成雕塑。这都要归功于计算机和各种便捷的软件。对于雕塑专业从业者而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除了对雕塑品的展示、欣赏提供更方便的平台以外,数码雕塑往往伴随着更大的创造力,以及更多对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和政治急迫问题的考虑,伴随着与环境、空间和时代的交融,以及良好的视觉体验,我们从中发现了的人性化趋势。
-
画自己的画
-
作者:
邱笑秋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碧山水
高原湖泊
青绿山水
土林
总体感受
淡彩
河谷地带
色彩鲜明
空气稀薄
研究和发展
-
描述:
我画青藏高原是从它的东部高山河谷地带起步的。1982年第一次进藏,我就迷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近年,我又连续18次去过西藏。神秘,是一个总体感受。越走越神秘,越走越着迷。西藏,阳光充足,空气稀薄,随之而来的是光影强烈、色彩鲜明。藏西的沙丘、土林,高原湖泊浓艳的碧绿、湛蓝以及五彩纷呈的天空和云层……都给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出了难题,色彩几乎把墨的用武之地挤到了最低点。面对这些活生生的现实,选择回避?还是以自己娴熟的成法去硬套西藏山水?不行,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中国早期的山水画是重彩的,如大青绿、金碧山水画,后来又有了水墨、水墨淡彩和小青绿山水画。研究和发展重彩山水画不仅有创新问题,其中的确还含有“振兴”和“继承”的责任。不能因为用重色,强调了光影,画了天、地、水、色就说是向西画靠拢。对于自然规律的基本认识,应是全人类的,东西方是共
-
Si3N4添加量对熔融石英坩埚在铸锭过程中析晶的影响
-
作者:
刘金秋
彭立华
秦善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α
熔融石英坩埚
方石英
结晶度
氮化硅
-
描述:
干燥和1 150℃保温6 h烧后制备了熔融石英坩埚,然后在铸锭炉中进行最高温度为1 540℃,历时约52 h的多晶硅铸锭过程,最后用透射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铸锭后坩埚的显微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铸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