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朝闻美学思想述评
-
作者:
邓福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动力和条件
再探索
述评
审美关系
王朝闻
文艺理论
审美活动
审美兴趣
狄德罗
-
描述:
王朝闻同志是我国当代颇负盛名的美学家,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通晓美术、文学、戏剧和曲艺等多种艺术门类,创作过优秀的雕塑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新文艺现状和社会生活实际,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美学体系。治学近七十年,著作等身。随着当前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王朝闻美学思想以其独具的研究个性和博大深刻的内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
-
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
-
作者:
邓福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美术史论
20世纪
美术理论
美术史研究
中国美术史
中国画
西方美术史
外国美术
-
描述:
20世纪的中国美术研究,同本世纪中国社会一样,发生了重大捩转。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以及所取得成果的显著,都是前所未有的。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进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古代美术史论著述卷帙浩繁,蔚然可观。据统计,从东晋至清代(1919年以后者不计)仅画学著作,已达814种。如果再加上书法、工艺、雕塑以及建筑等方面的史论著述,数字就会更大。当然,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主要以书法和绘画为对象,其他门类的著述则比较零碎和少见,而且,史与论以及鉴赏、批评区分不明,往往融合为一体,再有,论述多为经验性的、感悟式的,文体近乎随笔、杂谈一类,较少理论色彩和系统性。这些,是20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美术研究的一些主要特点。
-
美学大家王朝闻
-
作者:
福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艺术欣赏
审美关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朝闻
审美活动
中国青年出版社
审美主体
审美心态
艺术创作
-
描述:
王朝闻,原名王昭文,取《论浯》中“朝闻道,夕死何憾“句,改名“王朝闻”。他有一枚闲章:夕不甘死,其义也衍生于此。1932年,王朝闻在22岁那年,离开家乡四川,考入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当时的校长是林风眠,比他年长5岁的刘开渠任雕塑教
-
我们同行——主编致辞
-
作者:
邓福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今美术
审美趋向
大美术
民间美术
社会影响
历史遗存
造型艺术
审美理想
工艺美术
生活化
-
描述:
《美术观察》从今开始,将与我们同行,走向新世纪。 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是历史遗存最多的艺术,也是与人类物质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艺术。自近代以来,美术总体趋向大众化、生活化,使原有的定义不断地扩展外延,即除了陈列在博物馆、画廊里的绘画、书法、雕塑等作品外,还有大量门类繁多并具有实用性的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和建筑等,以及其他体现人们审美理想和创造精神的造型艺术,也都属于美术的范围。有人称之为“大美术”。《美术观察》便是把大美术作为“观察”的对象。当然,那些最集中体现当代创造性和审美趋向的门类和作品,则是被观察的重点。 我们观察的视角和方式是多样的,既宏观地把握美术总体的格局、思潮、走向和动态,又微观地剖析具体作品、作者或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既看树木又见森林;既对性质、形态、内涵、构成作静态的索解,又对源流、演变、承传、变异的发展过程追溯探寻。我们还注意到当今美术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横向生态圈,即从创作到展示或应用,于是产生社会影响,随之进入市场或收藏,然后再反馈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