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二十届全国版画展带来的思考
作者: 石涛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   版画   出路  
描述: 前段时间,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和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给我们太多的感受,同时也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技与艺的关系   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的入选作品制作之精细,可以用一个“绝”字来形容,以至于会给观者一个错觉,这还是版画吗?此次展览作品中,有的版画印刷技术之高超可与照相媲美,看不出一点的板印(或板味)来;有的作品像是一幅超写实油画;有的能把木板画做得如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一般;有的用单色套色法愣是让观者看不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极其精工的版画如果组委会不在画签上标出画种,恐怕观众永远也猜不出该画是版画。这就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版画做到如此精工要表现的是艺术还是技术?版画的自身艺术语言还有多少?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从活字印刷术的工厂式劳作状态中脱离出来以后,就成为了画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表达画家们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憧憬。我不禁想起了北大荒著名版画家张朝阳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水印木版画《歌与梦》,这幅作品不仅在当年发表时轰动一时,现在看来也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版画作品,虽是靠手工一点一点印出来,没有当今版画那么精细、精致,但是以张朝阳先生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版画家们的版画,画面主体思想明确、生活气息浓厚、立意新奇、构图巧妙,同样印制细腻、用色素雅、板味十足且画面大气,整幅画面生动感人,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技术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层面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版画家们的制作过程更多还是要沉浸在艺术创作的状态中,探寻的应是怎样使表现手段(包括技术)与艺术的精神内涵更好地结合。当今版画创作,切莫让精制版画技术将版画家与生活和社会隔离开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