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入门——三、雕塑的制作方法
-
作者:
张秉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宁
雕塑
-
描述:
得鲜明、肖似。(1) 胸像骨架的制作根据胸像的构图和动势,首先进行骨架的制作。胸像的骨架是雕塑骨架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用钢筋和木材制作骨架都可以。 (图二)胸像骨架要特别注意两肩和
-
雕塑入门——三、雕塑的石膏翻制
-
作者:
张秉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片接
凝固时间
肥皂水
关向应
分块
子块
尊像
艺术信息
修平
石膏粉
-
描述:
泥塑塑造完成后,如需保留,就需要翻制成石膏像。下面我就讲一讲如何进行石膏翻制成头像的翻制为例。(1)材料的准备熟石骨粉:一定是没受潮的石膏粉,如果变潮,就不固化或者是强度不够。最好在翻制前,先用少量的石膏粉做一下实验.看看强度如何。石膏粉的凝固时间最好是5分钟~10分钟。石膏粉凝固得太快,会使你手忙
-
参评随想
-
作者:
田金铎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好恶
“二为”方向
文艺方向
艺术主张
“双百”方针
雕塑创作
精神文明建设
城雕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从1984年第一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至今的十年间,我国城市雕塑在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表现主旋律作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再次证明了城市雕塑建设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与需要相结合,相匹配。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的城雕项目,大多数一开始就是命题的,有一定客观要求的。那些想把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城市雕塑创作变成可以根据个人好恶而随心所欲的想法是不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对那种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以另一种标准对我国城市雕塑创作提出的指责,我们无法与之在一个范畴进行所谓学术争论。因为在艺术目的、艺术主张上根本不同,没有必要在对文艺方向有不同认识,对雕塑艺术的认识档次不一的情况下,在含糊的概念和词句上打笔墨官司。
-
田克盛油画风景
-
作者:
田克盛绘
来源:
深圳:海天出版社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地点:
年代:
画册)
中国
学科:
现代
-
描述:
田克盛油画风景
-
霜叶红于二月花——记四川联合大学语言学家张永言教授
-
作者:
田懋勤
来源:
今日四川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中心
教授
霜叶红
青年教师
普通高校
四川人民
文化研究
四川省
语言学家
联合大学
-
描述:
1994年元旦刚过,冬日罕见的和煦阳光便已透露出些许春天的气息.一个晴明的午后,我叩开了四川大学张永言教授寓所的门.初度66华诞的张先生体貌清癯,满头银发,他那睿智的眼神和儒雅的韵度使我敬意油然而生
-
芝罘雕塑
-
作者:
宋国田
来源:
外向经济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燕尔
象征
海水浴场
居民小区
月老
烟台市区
城市雕塑
海锚
市街
雕塑
-
描述:
在烟台市区的海边、广场、街心、公园甚至居民小区,几乎随处可见座座雕塑。雕望走出宫殿,来到城市,既是艺术品,又是市街景观。 城市雕望是城市的花朵和眼睛。市第一海水浴场“大海、儿女”的雕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大海儿女搏击海浪归来时的豪迈,这种豪迈表现出犹如大海一样的性格;“月牙湾”处,是新婚燕尔必到的圣地,原因就是那里有一座用不锈钢雕琢而成的“月老
-
广告
-
作者:
刘雨田
安戈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利来
广告艺术
广告业
广告费
广告宣传
广告公司
广告牌
跟踪追击
报纸
广告意识
-
描述: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躲避不了广告对你的跟踪追击:漫步街头,建筑物上的广告牌迎面扑来;浏览闹市,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令你眼花缭乱;去车站,进码头,到机场。逛商店……你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即使你躲进小楼成一统,在家闭
-
煤烧隧道窑能量有效利用
-
作者:
马润田
任书明
柳滴流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陶瓷
节能
-
描述:
本文概要地叙述了煤烧隧道窑节能的重要性,介绍了煤烧隧道窑能量有效利用的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采用能量有效利用方法对陶瓷厂节能有显著的效果。
-
为珊瑚礁正名
-
作者:
史贵田
来源:
海洋世界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礁
生物礁
造礁生物
珊瑚生长
正名
西沙群岛
造礁珊瑚
岛礁
调查研究
造礁石珊瑚
-
描述:
人们常常有一种习惯,对某一种东西或物体的称谓,其实名不符体。即使后来知道错了,也就那么下去了。珊瑚礁实际上也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命名。不肖说人们最早在珊瑚礁最易看到的是最显眼的五彩缤纷的珊瑚,因此人们就把有珊瑚生长的礁就叫作珊瑚礁,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必竟珊瑚是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人们不仅发现了礁上还生活着其他容易分辩出的造礁生物,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不起眼的造礁生物。以上是生物学家观察礁的表面所得出的结论,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