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剪纸源流考
作者: 王连海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春日   丝织品   宋代   剪纸   剪彩   唐代   艺术创作   造型艺术   原理   有无相生  
描述: 一、剪纸问世之前剪纸是基于有无相生、虚实相成原理形成的平面造型艺术。在剪纸尚未产生的年代,自然界的事物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适宜于剪纸表现的形象:形状各异的树叶、花草、玲珑剔透的雪花,以及山川景物的剪影,都促进了人对造型艺术的思考。一旦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原理被识知,运用这一原理反映生活的艺术创作必
矩形断面铜包铝复合材料的水平连铸直接复合成形
作者: 吴永福   刘新华   谢建新   王连忠   董晓文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矩形断面   水平连铸   铜包铝  
描述: 界面反应严重;当拉坯速度为75 mm/min时,合理的一次冷却水流量为700 L/h,一次冷却水流量大于1 000 L/h导致铝液填充不连续,一次冷却水流量小于400 L/h则导致铜铝界面反应加剧。通过检测芯管出口位置处的石墨内衬温度变化可有效监控铝液的填充行为以及连铸过程的稳定性。
乡韵(油画)
作者: 王连民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时代   油画创作  
描述: 乡韵(油画)
吴光让与大吴泥塑
作者: 王连海   来源: 中国艺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液压系统   车位传感器  
描述: 吴光让是大吴泥塑艺人群体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长子吴闻鑫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次子吴宏城随父兄多年从艺,在大吴村,这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民间艺术创作团队。 吴光让,1948年出生于泥塑世家,自幼受到家庭影响,喜爱泥塑艺术,10岁起师从父亲吴来树,开始了学艺生涯。16岁时,他已经全面掌握了大吴泥塑的传统技法,成长为青年泥塑艺术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吴光让先后加入了潮汕地区雕塑工作队和各种大型泥塑展览的展品创作。1965年,他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创作的泥塑《听党的话》《送水到田头》两套作品在《汕头日报》发表,名声大振,进一步巩固了青年泥塑家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得以恢复,吴光让凭借优秀的泥塑资质,先后参与了十余座寺院的大型神佛造像的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吴光让参加了潮州工艺彩瓷厂的研发设计工作,将传统塑形艺术运用于陶瓷设计中。 吴光让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恢复了大吴的传统,塑造了经典潮剧中的重要剧目。这些作品得到了全国多所艺术机构的认同,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等单位,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