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瑛美术作品选(工笔人物)
-
作者:
王瑛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
美术作品
王瑛
-
描述:
~~
-
吴为山雕塑的文化力量
-
作者:
王瑛
来源:
中国政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价值多元
文化名人
文化力量
社会转型
雕塑
吴为山
中国知识分子
-
描述:
吴为山雕塑文化名人,为中国知识分子传神塑魂,意义重大。上世纪80年代,社会转型,价值多元。一方面,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猛烈冲击,很多人只知“洋味儿”而不知中国传统。另一方面,年轻人崇拜大款、歌星,那些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却被忽略,知者寥寥。因此,吴为山立志以雕塑中华古今贤人像为丰碑,昭示来者,引领精神。
-
工笔人物画写实造型中的意象表现
-
作者:
王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距离感
意象表现
自然形态
特殊表现形式
审美理想
写实
以线造型
-
描述:
工笔人物画在以线造型的写实基础前提下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融入了画家主观的意向表现因素。我常常在绘画或写生当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自己按照模特或照片真实地描绘总是感觉与预想的效果有一些差距。这种差距感不是视觉上的,而是一种审美理想与自然形态的距离感造成的,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真实的对象和相片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同,而绘画所描绘的对象与现实却更加接近?这是因为相片是一种瞬间的机械捕捉,是人物不同寻常的特殊表现形式;而绘画所表现的是作者对人物形象多方面了解之后,经过作者的内心提炼和主观意愿再表现出来的另一种真实,即所谓的艺术的真实——神似。这种经过内心提炼加工的,有别于实际对象的形象称之为“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