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源】搜索到相关结果 593 条
-
也谈“帽子”“棍子”与学术问题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巡回画派
广州美术学院
海归派
文化侵略
持不同政见
法国印象派
名词概念
刘江
反右派
油画系
-
描述:
有人在看到此文的标题,会觉得有些奇怪,会认为"帽子"、"棍子"与"学术"三个名词概念,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很不搭界的东西,怎么会拉扯到一起呢?其实并不尽然。而且,可以这么说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今将近60年来,"帽子"、"棍子"与学术总是难分难解,总是被莫名其妙地纠缠在一起。例如在距今58年前的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有些文化人就是因为敢于对学术观点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而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当时,我的母校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刘江,只是因为他说了"不能只说
-
一个活跃在群文工作中的女书法家胡卫平
-
作者:
曹宝根
方祥源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女性艺术家
书画艺术
书法家
普及工作
中国书法
女书
书法艺术
工作中
杨浦区
-
描述:
一 胡卫平,浙江平湖人,1956年生,1975年进杨浦区文化馆工作,始学舞蹈、琵琶等器乐,由于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后为文化馆书画专职干部。她(?)19岁起,便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森学习书法,在(?)森先生众多的学生中她是佼佼者,很快就成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之后,胡卫平于1986(?)上海市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毕业。胡卫
-
发色艳丽的康熙青花瓷
-
作者:
罗青源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立体感
灰蓝色
宝石蓝色
纹饰
康熙
晚期
造型
色泽
制作
-
描述:
青花瓷是用钴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它在白地衬以蓝色花纹,给入以清新雅洁的感觉,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青花瓷出现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元代,兴盛于明清。康熙青花瓷是继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以后,青花瓷的又一烧造高峰,是青花瓷的黄金时代。它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所以,《陶雅》称赞道:"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康熙青花瓷的色泽艳丽,莹澈明亮,层次分明,素有"青花五彩"之称。在青料的加工技术上,由晚明的"水沉法"提高到"煅烧
-
弥足珍贵的成化斗彩瓷
-
作者:
罗青源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色彩艳丽
烧成
纹饰
明代
画面
成化
轮廓线
青花
彩瓷数量
-
描述:
斗彩,亦称"逗彩",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勒出纹饰的全部或大部分轮廓线,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中烧成,再在釉上的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最后在低温中两次烧造而成。"斗彩"一词为清代《南窑笔记》中首先使用,不见于明代的记载,明代文献中所谓的"青花间装五彩"可能即指斗彩。斗彩瓷器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它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不仅保持了青花幽靓典雅的特色,而且增加了五彩浓重华丽的色调,彼此衬托,争奇斗艳,绚丽多彩,赢得了"彩瓷之冠"的赞誉。
-
《影战系列》
-
作者:
麻汇源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彩
-
描述:
《影战系列》
-
油画·红军过草地
-
作者:
张文源
来源:
新长征(党建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动参数
连铸结晶器
混合法
优化
-
描述:
油画·红军过草地
-
具象表现绘画方法与理论的再思考
-
作者:
周渊源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现象学
具象表现
绘画
-
描述:
教学(特别是本科阶段教学)中体现其价值。二、现象学方法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在油画中国化的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三、期待代表性画家与作品的出现。
-
腊石艺术雕塑工死因的队列调查
-
作者:
黄永源
陈建华
周则彬
陈卫平
薛寿征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丽水地区
标化死亡率
浙江省
全死因
恶性肿瘤
食管癌
队列调查
尘肺
卫生问题
男性
-
描述:
浙江省青田县盛产雕刻腊石(pyrophyllite Al_2O_3·4SiO_2·H_2O),由于石质奇特,雕刻技艺精湛,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接触腊石粉尘职业卫生问题,在国内外文献中仅见尘肺及其X 线表现的描述,尚未见有关与肿瘤联系的研究报道,为此本文对腊石雕塑工作死因队列调研。
-
春梅
-
作者:
刘源春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梅》
文学
诗词
诗集
-
描述:
一树春梅次第开,岸边影与惠风来。 纷繁闪烁星柔眼,璀璨揉搓月粉腮。 针刺千屏归绣阁,身纹五彩上瑶台。 恰香吹过河东去,落水新红点点栽。
-
短暂的瞬间 永恒的艺术
-
作者:
宁源声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家
王朝闻
瞬间
18世纪
《拉奥孔》
雕塑家
造型艺术
文艺批评家
-
描述:
著名雕塑家、美学家王朝闻说过:“造型艺术不宜记述事件的全过程,只能反映它的局部和片断,因此必须选择富于概括性的瞬间。”(《新艺术创作论》)这与德国18世纪文艺批评家莱辛主张的绘画必须“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拉奥孔》)
<
1
2
3
...
45
46
47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