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汪淑君】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浅析高温色釉的创作与烧制缺陷和解决方法
-
作者:
张祥巨
汪淑君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
缺陷
西方绘画
艺术效果
油画颜料
高温色釉
创作
中国绘画
-
描述:
中国的高温色釉画与西方油画两者在哲学与美学理念上不同.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从表现手法和材质上也是完全不同.中国的高温色釉亦称“高温釉”或“高温颜色釉”,高温色釉为石灰质或石灰碱质。是在石灰釉中利用氧化钙作助熔荆.在1200℃以上的温度中烧成的。高温色釉一般上在生坯上.入窑一次烧成。《南窑笔记》说它是“窑内所出釉之正色”。高温色釉最早出现于殷周时代,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钙为主要熔剂的青釉。明、清时期,高温色釉种类繁多,除青釉外,还有名贵的红釉、蓝釉、酱色釉和鸟金釉等。用高温色釉绘画,不像画民间青花那么爽快,笔不虚发.有些釉料是需要反复堆画至一定厚度才能够在烧后发色。在用色方面要特别细心注意.经得起一把火的烧炼。而西方油画以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采用油画颜料绘制作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到15世纪才开始被广泛使用,16世纪中叶以后,油画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在通过相互比较研究,如何将中国画的生动气韵与西方画的科学性真实性再现物象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观念相互融会贯通,创造出一个新的绘画艺术.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