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方圆中国人
作者: 汪书榕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朱公   方法   原则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独善其身   做人   思想   能屈能伸   兼济天下  
描述: 在中国文化里有种有趣的现象,既要人“宁死不屈”,又要人“能屈能伸”,貌似很矛盾。事实上,“宁死不屈”是强调做人原则,是方:“能屈能伸”是强调处事方法,是圆。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渗透着方圆的思想,于是,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中国人亦方亦圆。 做人要方。方是一种个人品格,是一个人的气节。孟子说“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教育我们做人不能丧失原则,像文天祥,像岳飞,始终忠于自己的国家,决不做卖主求荣的事,他们的高风亮节终于青史留名。 处事要圆,就是做事情要讲究策略,如果空有一身正气而不懂选择合适的方法,也只有空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了。古话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意思就是教育我们这条道行不通就换条道走,别一条道走到黑。执著固然值得肯定,前提是方向得搞对了,不要南辕北辙。像汉武帝时的东方朔,在朝为官却嬉笑怒骂,别人因政治斗争相互倾轧,他却独善其身,这就是处事圆。 古今能将方圆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当属陶朱公。陶朱公原名范蠡,曾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称霸春秋。他知道勾践这人只能与之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于是功成身退,经商去了,他非凡的经商才能使他变成巨富,然而他不像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富人形象那么吝啬,他用钱财广济天下,帮助社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