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大昭寺壁画
作者: 格桑益希   陈宗烈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彩绘   释迦牟尼佛   建筑艺术   大昭寺  
描述: 大昭寺,位于拉萨卧塘平原的中心。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藏语称觉康,意为释迦牟尼佛殿,全称是日阿萨出朗祖拉康,意为羊土幻异寺,其别名又称四喜奇幻寺。传说初建大殿时,天众、龙众、歌众、夜叉四者皆大欢喜,故得名。其建筑是以天竺那兰陀寺和毗讫罗摩尸罗寺为模式所建。雕塑、壁画、雕梁彩绘是大昭寺建筑艺术的一大特色,为大昭寺披上了绚丽的浓艳盛装。
长寿三尊图
作者: 康·格桑益希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寿   画面布局   佛教寺院   三尊图  
描述: 长寿三尊图常见于藏传佛教寺院殿堂和民间居家经堂的壁画、唐卡、雕塑中。画面布局一般以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三尊佛像供奉在一起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在寺院殿堂入口处门楣上方或供奉舍利塔的灵堂里,这三尊佛像是必须供奉的,同时,有的壁画还书以长寿三尊咒语:嗡阿玛热尼仔万布耶梭哈。信徒们相信修持此法或持诵长寿佛咒语,能增长寿命,增长福慧,避免意外身亡,消一切罪业。
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
作者: 康·格桑益希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像量度   发展源流   藏传佛教  
描述: 藏传佛教美术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有独自发祥孕育,发展演绎,成形定性的清晰脉络和事物迹象,并以其自成体系的精湛技艺及其造型经典理论,从一个侧面构建着中华民族美术、尤其是东方美术的典型实体.藏传佛教造像的庄严妙好,基本上依赖于其严格的型制量度经典的延续承传,故"三经一疏"经典是使藏传佛教美术乃至藏民族传统美术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历史性、审美性得以确立的重要因素.也是使藏族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美术诸方面构成实体性文化层、艺术高度和有机组成部分的基本法度.本文就藏传佛教美术造型量度的纲领性理论经典"三经一疏":即《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的量度法则作了简要论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