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昭寺壁画
-
作者:
格桑益希
陈宗烈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彩绘
释迦牟尼佛
建筑艺术
大昭寺
-
描述:
大昭寺,位于拉萨卧塘平原的中心。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藏语称觉康,意为释迦牟尼佛殿,全称是日阿萨出朗祖拉康,意为羊土幻异寺,其别名又称四喜奇幻寺。传说初建大殿时,天众、龙众、歌众、夜叉四者皆大欢喜,故得名。其建筑是以天竺那兰陀寺和毗讫罗摩尸罗寺为模式所建。雕塑、壁画、雕梁彩绘是大昭寺建筑艺术的一大特色,为大昭寺披上了绚丽的浓艳盛装。
-
长寿三尊图
-
作者:
康·格桑益希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寿
画面布局
佛教寺院
三尊图
-
描述:
长寿三尊图常见于藏传佛教寺院殿堂和民间居家经堂的壁画、唐卡、雕塑中。画面布局一般以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三尊佛像供奉在一起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在寺院殿堂入口处门楣上方或供奉舍利塔的灵堂里,这三尊佛像是必须供奉的,同时,有的壁画还书以长寿三尊咒语:嗡阿玛热尼仔万布耶梭哈。信徒们相信修持此法或持诵长寿佛咒语,能增长寿命,增长福慧,避免意外身亡,消一切罪业。
-
“擦擦”
-
作者:
康·格桑益希
徐献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人文地理
图片
制作方法
藏传佛教
脱模泥塑
藏族民间艺术
“擦擦”
-
描述:
“擦擦”,是梵语的音译,亦称脱模泥塑,是藏传佛教和藏族民间艺术的共同形式。其制作方法是用泥塑手法造型后,用铜、铁、木、陶等制作成印模,在模内填充胶泥,经过挤压、脱模制作而成。“擦擦”常作为佛塔塔肚内的填充圣物,或作为修炼、还愿的功德资粮、或作为虔诚的偶像神灵崇拜物,是藏族雕塑中独树异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