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片见证建国瓷:矾红"政"字款斗彩瓷器
-
作者:
李林夏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推土机
环境改造
北京市宣武区
施工工地
民工
2009年
瓷器
施工项目
-
描述:
2009年6月某一天,本人在北京市宣武区手帕口桥西北角环境改造的施工工地,从一民工手中得到一堆以前未曾见过的瓷器残片.据该民工讲,当时进行的施工项目是用推土机把原有的泥土路面推挖平整后铺设成砖石路面,推挖的深度大约在半米左右.残片就是在推挖出的渣土炉灰中捡到的.
-
简简单单去爱
-
作者:
林夏
来源:
小小说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身遗憾
陈还
色块
一幅画
画说
一曰
印象派画家
陈就
一颦一笑
下角
-
描述:
那时候,她正年轻,一颗心,在初恋的浪漫里深深沉醉。 那个他,会在微雨的清晨,捧一束沾满水珠的蔷薇等在她的宿舍门口;会在黑夜的草地上,用蜡烛为她燃出一颗闪亮的“心”;会在炎热的午后,拿一瓶冰镇的酸奶,等在她教室的窗外……他的爱,恍若夏日的晚霞,流光溢彩,引来无数惊叹的目光。走在那样的目光里,她的心中充满了甜蜜与骄傲。 她是个娇小玲珑的女子,身高只有一米五三,而他的身高,足有一米七五。为了和他并肩走在一起,她爱上了高跟鞋。
-
玩物生志:收藏古玩的人
-
作者:
林夏生
王俊逸
陈小扁
来源:
名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知网
科技新闻
维普
艺术类专业
艺术理论
指导单位
科学技术协会
龙源期刊网
-
描述:
早年间,那些寻宝的人游走于古玩市场、坊间店铺,穿行于古老村庄、集市小镇,为一只青花碗争得头破血流。如今,他们更常出现在那些著名的拍卖会上,只消像个绅士一般微微举起手中的竞价牌,便能轻易赢得他们的心头好。翟健民 著名收藏家,古董经纪人,香港永宝斋斋主,香港翟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古玩展主办人。
-
子龙堂
-
作者:
林夏生
来源:
名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知网
科技新闻
维普
艺术类专业
艺术理论
指导单位
科学技术协会
龙源期刊网
-
描述:
子龙堂的主人之一、80后的韩璐,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他将把子龙堂做成一个民间博物馆,让古玩不再神秘,也让广大市民们都来摸一摸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 深圳,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大厦。 子龙堂就隐匿在这里。小小的一间屋子,却能让所有到过这里的收藏爱好者,乐而忘返。 “子龙堂”这三个大字被苍劲有力地写在了门梁上的一个牌匾里。屋里的摆设简洁,桌子上沏着一壶清茶。陈列用的柜子有好几个,旁边还有几个玻璃罩。柜子里大多是珍贵的古玉,还有几件世间难得一见的青花瓷器。玻璃罩里则是一些精美的藏传佛器。靠在墙边的,是一张清朝的宝石唐卡,不仅造型精美色泽艳丽,光是当中镶嵌的红宝石,就有1678颗,精致程度超乎想象。 子龙堂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印记,有意思的是,身为“堂主”之一的韩璐,居然是一位年轻的80后。 以藏养藏的终极目标 见证中华文明的起源,见证君王争雄的纷乱,见证礼乐之邦的儒雅,见证唐风汉韵的旖旎多姿。多少蓬莱旧事,湮没于颓壁残垣,烟霭纷纷。唯有那一抹光泽,温润,隐忍,默默绽放于历史的轨迹,不曾泯灭。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凝聚着古老文明的珍稀藏品,都不是被安置在国家的博物馆里,而是流落在民间。
-
《色草》
-
作者:
林夏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宜兴
开拓者
法国
系主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写实绘画
先驱者
雕塑
中国油画
-
描述:
《色草》是吴大羽(1903~1988)的名作。吴大羽,江苏宜兴人。1922年到法国学习绘画和雕塑,肄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回国后在国立杭州艺专任教授兼西画系主任。他是中国油画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的抽象油画更是走在同时代艺术家的前列。